三千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1章 动迁各监,皮岛纪实(二),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三千纸,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圣上见笑了,奴才确实对这些镜技之事不太精通。圣上博学多才,奴才佩服得五体投地。”
朱有建摆了摆手,眼神中透着一丝骄傲:
“哪里哪里,朕只是觉得,这些知识虽然有些晦涩,但并非不可理解。
你若愿意,朕倒是可以慢慢跟你讲讲,说不定你也能成为这方面的行家呢。”
鲁有林听了,心中一震,眼中闪过一丝感激:
“多谢圣上!奴才一定用心学习,不辜负圣上期望。”
于是,朱有建一行人来到了鲁有林磨制镜片的地方。
一进门,便看到一群年少的太监正围坐在一张长桌旁,他们手中拿着细沙,小心翼翼地打磨着透明的琉璃厚片。
这些镜片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奥秘。
朱有建饶有兴趣地走到桌边,仔细观察着镜筒试焦距的过程。
只见一名小太监将一枚镜片固定在卡槽上,另一枚镜片也如法炮制地固定好。
卡槽的下部是一根木条,两根木条分别插在下面有沟槽的方木上。
小太监小心翼翼地前后移动着木条,直到远处的目标变得清晰,这才停下动作,仔细测量两枚镜片之间的距离。
随后,他将镜片插入镜筒中,固定好位置,一只望远镜便算是制作成功了。
朱有建看着这简单的操作,心中却不禁生出几分赞叹。
他转头看向鲁有林,微微皱眉问道:
“若是需要制作更高倍的远望镜,比三尺更长,又该如何?”
鲁有林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自信:
“圣上,若是需要制作更长的远望镜,只需将方木制作成更长的即可。虽然操作上会稍显繁琐,但原理并无二致。”
朱有建点了点头,心中却在思索:
这种方法虽然可行,但似乎不够灵活,不仅如此,还会因为镜片离得过远,而无法获得清晰景象。
他微微一笑,说道:
“鲁爱卿,这方法固然可行,但朕觉得,或许还可以再想想其他办法。
比如,能否让镜片之间的距离可以自由调节,而不是每次都要重新测量、重新固定?
这样一来,制作起来岂不是更加方便?”
鲁有林听了,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圣上所言极是!奴才这就去琢磨琢磨,看看能不能按照圣上的想法改进一下。”
朱有建微微一笑,心中却在想:
知识无处不在,只要用心去观察、去思考,总会有新的发现。
鲁有林这种思维方式是对的,但是太过于耗损精力,他的精力应该用在大明重工上,而不是在镜片的焦距上。
朱有建轻轻叹息一声,缓步走到方木前,将它竖起来,放在阳光能够直射的地方。
他小心翼翼地在最上面的卡槽里放置了一枚透镜,然后仔细观察着透镜落下光点的位置。
随着他微微调整卡槽的角度和位置,很快,一个清晰的聚集光点出现在地上。
他满意地点了点头,转身叫来鲁有林:
“爱卿,拿皮尺来。”
鲁有林连忙递上皮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