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2章 宫内端午,三份奏则(二),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三千纸,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有建愣住了,五六岁的小孩,居然还没有正式的名字,朱由检到底有多忙啊,居然连自己女儿的名字都没有时间取吗?
可是我就是个文盲,哪里知道古代人怎么给小孩取名?
实在后悔多嘴。
既然已经多嘴了,那就想办法弥补吧。
叫啥呢?
大女儿叫娖儿,也不知道是什么cu?
装模作样沉思,算了吧,思来思去思不出,
“叫思儿吧!”
头疼的是中间是什么字也不知道。
张后在周后旁念叨:
“媺媤,嗯这个名字好!“
小女孩很开心,今儿个能见到父皇,还有这么多好吃的,父皇居然给起了大名儿,以后自己再也不会被叫“昭仁”啦,才不要以殿名被称呼呢!
朱有建对王承恩招招手,王承恩迈着碎步赶紧过来,不等他询问,朱有建道:
“以娖儿的封号,给思儿想个封号,回头拟旨昭告!”
王承恩赶紧点头道:
“喏!”
王承恩说完,躬身呈上一只精巧的蛋兜,五彩丝线交织成的网兜中,躺着一枚圆润的斑鸠蛋。
朱有建伸手接过,小心翼翼地将蛋兜挂在猫咪脖颈间,又轻轻摩挲着它柔顺的皮毛,笑道:
“过节呢,应个习俗!”
猫咪似是听懂了一般,乖巧地“喵”了一声,甩了甩尾巴。
朱微娖带着有名字而开心的妹妹,走回女眷区,脸颊上的红晕经久不散,父皇的怀抱好温暖呢!
不经意间,朱有建的目光落在人群中的一名女子身上。
那张面孔隐隐有些熟悉,却一时叫不出名字。
细问才知,她竟是天启朝的范皇贵妃,如今居于慈宁宫。
而张皇后则住在慈庆宫,两座宫殿名字不同,内里究竟有何区别,朱有建一时也摸不着头脑,但他依旧礼数周全,拱手唤了声“皇嫂”,语气恭敬又不失亲和 。
这位“皇嫂”欣喜地给他行“万福”礼,虽被称为皇嫂,到底不是正宫,她可不敢大大咧咧地接受。
对于后宫是否还有年长的太妃,朱有建是真不知道,他一直以为万历皇帝是天启与崇祯的父皇,却不知道他们的父皇是泰昌这个做了不到一个月的皇帝。
对于后宫没有出现“太”字辈的女人,他由心的欢喜,若是冒出来一个太后。
以“知子莫若母”来看,他穿帮是必然的,人家的儿子换了灵魂,别人看不出来,当娘亲的看不出来才有鬼!
其实太妃是有的,李太妃姐妹被称“东西李”,如今仅剩小李太妃,虽然不是朱由校与朱由检的亲母,到底是泰昌皇帝的宠妃。
这个女人不会做人,当年害死两兄弟亲母,讲两兄弟名义上收在手里,却让乳娘扶养。
天启当皇帝后,给乳娘客氏上封号“奉圣夫人”,安置在慈宁宫,李太妃则在慈安宫,算是后宫最偏的太字级宫殿。
天启对李太妃还算客气,崇祯就完全无视了,对客氏也是一种难以言明的情绪,整治了魏忠贤,将客氏请出宫安置。
太液池边的节日气氛很浓,没有死亡之忧的朱有建,打身心都是欢喜的,一时半会儿搞不清楚能否回原时空,在这儿过一天算一天,一定要快乐!
正当朱有建沉浸在宫中热闹的节庆氛围时,一道熟悉身影的出现,瞬间惊得他眉峰轻挑——竟是许久未见的许大匠!
按理说,这位匠人该在八里庄忙着工事,怎会突然现身皇宫?
还未等朱有建开口询问,许大匠已先声夺人,答案令他更为震撼——原来是专程来送龙舟的!
而且可不是寻常龙舟,竟是别具匠心的蒸汽轮机龙舟!
只见许大匠两颊泛着兴奋的红晕,脚步匆匆,小碎步急切地奔来。
待离朱有建一丈之遥,他便“唰”地躬身,腰背弯成满月状,声音里满是藏不住的激动:
“主子!老奴特来为您表演龙舟绝技,还请您恩准!”
他躬着身子等着朱有建的答复,内心里其实忐忑不安,生怕听到不准的话,主子向来喜爱东一榔头西一棒,不知哪时就变卦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