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梁王去封地
倪湾湾的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章 梁王去封地,有了空间还怕啥,潇洒自在过一生,倪湾湾的书,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梁王看皇帝目露威压,心里一震,连忙称是,不敢反驳。其实,原本他也没想着让前王妃王善一死,关上几年,等曾秀云帮他坐上太子的位置,再商量商量,以后登基了,两个人一个当皇后,一个当贵妃,就看谁生的儿子中用。现在胡思乱想也没啥用了,王善一早烧成了灰,王家与长孙家对自己肯定也是恨之入骨。王善一这件事,八成就是曾秀云在中间做了什么。自己与曾秀云被打,与王家和长孙家有没有关系?自己特别会装样子,明面上的政敌不多,要是有人使坏,也只能是那些想夺嫡的兄弟们,是哪一位呢?
通过这次王侍郎把国师生祭皇陵的事,梁王总算看出来了,原来王妃的哥哥这般厉害呢。果断与亲爹断亲,过继给王子安,除了偏心的陈老夫人,又干掉了国师一脉,还取得了太后的信任。这种魄力,这种手腕,要不是太过年轻,说不得礼部尚书的位置就是囊中之物了。谁不知道现任的礼部尚书淳于大人年纪都六十有三了,平常就是个老好人,谁也不想得罪,纯是聋子的耳朵——摆设,礼部真正掌权的人就是王侍郎。
胡商帮王侍郎卖蔬菜水果的事梁王也知道了,打听清楚,心里更是感慨。这也太能耐了,反季节蔬菜水果,能赚不少钱啊,主要是这种门路极不好说,道行太深。真是又能搞钱,又能搞事。早知道这样,就对王善一好点,压一压曾秀云,老实当个侧妃多好。到现在,大家两败俱伤成了仇,秀云还是要当侧妃,这已是他能为她争取到最好的身份了。
梁王回到府里,皇帝的圣旨后脚就到了。两个旨意,一个就是让梁王过了青龙节,选个吉日去龙州就藩。一个就是应梁王所请,恩旨提侍妾曾秀云为侧妃。梁王妃卢氏心情复杂,无可奈何地接了旨,赏了传旨太监一个红封。
之后,梁王就领着家里的下人们,点查库房,收拾东西,想着以后回都城还要暂住梁王府,府里的大件东西就没必要拿走。主要那些金银细软,丝绸毛皮,自己喜欢的书籍文具之类,都是要带走的。王妃领着自己的仆婢,清点自己的嫁妆和私产,衣服首饰、金银珠宝之类的都带着走,在都城附近的铺子和庄园不能卖,留下可靠的人经管,收入先暂时存入杨家开的不舍钱庄。
梁王让曾氏做侧妃,要带着她走,不过是赌一赌,曾秀云恢复健康了,就有大用了,就她手里掌握的那些矿址,利用起来就是一笔大钱。将来曾秀云的脑子动一下,把出海贸易再做起来,也是一棵摇钱树。梁王是个凉薄的人,有利益可图还好一点,要是没好处,他才不在乎别人的生死。虽然想利用曾秀云,也不会在细节上多关爱她。曾秀云就有点可怜了,除了贴身侍候她的两个婢女,其他的人对她都是无所谓的态度。她的傍身财产也没多少,都让上次的贼人一窝端了。
芥子空间里的王善一当然知道了这个消息,她在心里叹口气,自言自语道:“这样也好,你害我在后院受了两年罪,我把你打成了半残废,你再也当不成太子,要到遥远的封地去了,想想就解气。曾秀云想害我性命没有得逞,如今吃了疯人药,成了二傻子,还丢了贴身的财物,恩怨抵销。郑淑妃害自家外公,害人不成反折了老娘,如今也成了半残的怪物,再不能在皇帝面前得宠。算起来,我们大致上两清了,以后就是陌路,我下半辈子,下一辈子,都不想再见到这几个人。”
过了青龙节,二月初六,是个好日子,适合出行。梁王领着庞大的车队,带妻妾下人,经开远门出了都城,准备向西北前去龙州。郑淑妃请了太后懿旨,亲自来送行,她还不能说完整的话,只会一个字两个字的崩,像刚学话的幼童,但是殷切嘱咐之意还是能看出来的。梁王妃的娘家也来送行,握着卢氏的手,叮嘱了许多事。等到日上三竿,卢家人还在依依不舍,梁王有些不耐烦,上了马,吩咐一声起程,车队一路向西北方向去了。
王善一嘱咐他哥,给太后的药可不是什么好药,你燃烧了现在,就透支了未来。只能一时提神,时间久了就会消耗体能,人会慢慢消瘦,渐渐地被掏空。赶紧提醒胡僧,时间差不多了,找个借口脱身,省得到时自己倒霉,还连累相关的人。
胡僧听了王大人的提醒,心里一惊,这些时日他非常得意,太后喜欢他,三不五日地叫他进宫讲经。每次去,都是上好的素斋款待,走的时候,还常常有赏赐。甚至,还许诺,明年跟皇帝商量一下,让他到城外的静观寺当住持,他精通梵文,熟悉佛经,非常适合那里。胡僧当然心动,一直准备去静观寺当他的住持呢。王侍郎一通话,把他的美梦惊醒了。算一算手边的财物,也价值七八千贯了,这辈子都够了。悄悄地去杨家开的不舍钱庄,交上千分之二的手续费,把铜钱兑换成黄金。
胡僧想好对策,就求见太后。太后见了胡僧就笑:“毕大师,你求见哀家为了何事?”
胡僧道:“太后,贫僧献给太后的药都是我师傅给的,如今囊中告罄,需要回国跟师傅再求一些。我师傅今年一百零七岁了,再不回去求药,说不得就驾鹤西归了。”
太后有些着急:“毕大师,您自己不会配药吗?哀家这里什么药都齐全,干嘛要跑那么大老远的,要是回来的不及时,哀家可怎么办呢?”
胡僧道:“太后放心,贫僧这里还有近九个月的药,全都给您留下,我快马加鞭的回去,五六个月就能回来。这次回去,我跟师傅求情,请他把配方赏下来,以后就不用再奔波了。就是我那师傅,越老越贪财,每次求药,都要索取孝敬。要是跟他要配方,恐怕他轻易舍不得呢。”
太后冷笑一下,似笑非笑道:“高僧也爱财,哀家没想到呢。也是,法不轻传,这么好的药,肯定要用不少好物,还要费不少精神,要点财物也是正常的。哀家在宫中大半辈子,懂得一个道理,不怕你要,就怕你无所求。毕大师说说,多少合适?”
胡僧道:“三万两万不嫌少,十万八万不嫌多。都十几年没见到师傅了,贫僧也不知道他什么心思,只能回去试一试。”
太后叹口气:“好吧,哀家给你五万贯钱,再派三十个高手保护你回天竺,盼你早去早回,省得哀家惦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