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泓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8章 湿毒如丝解方长,优质rb灌溉系统,张泓光,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打从送单淋雨开始,\"赵大海牛饮一口,\"开始是后背痒,现在浑身都痒,尤其是...尤其是裤裆里,痒得没法骑车!\"
脉象濡数,舌苔黄腻。\"你这是湿热下注,兼夹风邪。\"岐大夫取过牛膝、薏苡仁,\"就像下水道堵了,污水反冒上来,还夹着风灰。\"
\"下注?\"赵大海挠着头皮,\"俺天天骑车,咋还往下注?\"
\"《金匮要略》说'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岐大夫将药材摊开,\"你看这四妙丸,苍术、黄柏清热燥湿,牛膝引药下行,薏苡仁利湿排脓。再加上防风、蝉蜕,就像给堵塞的下水道通了风。\"
阿福插嘴:\"俺听说跑步出汗能好?\"
\"那是对轻度风湿,\"岐大夫看着赵大海黝黑的皮肤,\"你这湿热重,就像蒸包子时揭盖太早,汗出不透反闭住热气。得先清内湿,再调营卫。\"
【肆】绣绷前的药香雾
三日后,林绣娘顶着光洁的脸颊来到岐仁堂,手里捧着新绣的香囊:\"岐大夫,您看!擦了您给的药膏,又喝了二妙丸,脸不痒了,连多年的便秘都好了!\"香囊上绣着苍术和黄柏的图案,针脚细密如药材纹理。
阿福跟着进来,裤管里露出淡粉色的皮肤:\"俺按您说的早睡早起,喝了凉血消风散,腿上的疹子都结成痂了。就是那黄连太苦,喝得俺直皱眉。\"
岐大夫搭过脉,对阿福说:\"心火渐平,但还得忌辛辣,别再熬夜对账了。\"又转向林绣娘:\"脾胃湿热虽去,甜食还得少吃,不然就像绣绷上沾了蜜糖,容易招虫子。\"
正说着,赵大海推着电动车进来,工装服洗得发白,却干净整洁:\"岐大夫,俺按您说的吃了四妙丸,又用黄柏煎水洗,身上不痒了!就是...就是那地方还有点黏腻。\"
\"湿热缠绵,哪能一蹴而就?\"岐大夫又开了三剂药,\"记住,别再穿不透气的裤子,就像绸缎要晾在通风处,皮肤也得呼吸。\"
【伍】药柜深处的祛湿经
送走患者,学徒捧着账本问:\"师父,为啥同样是痒,用药差别这么大?\"
岐大夫擦着黄柏,缓缓道:\"湿疹如丝,看似相同,根却各异。阿福心火旺,源于思虑过度,就像油灯耗竭;林绣娘脾湿重,起于饮食不节,好比绣房受潮;赵大海湿热下注,因于外感内伤,如同下水道堵塞。\"
他指着药柜里的苍术:\"你看这味药,燥湿健脾,看似普通,用对了地方就是良药。就像绣娘的绣针,能绣出龙凤,也能补缀破布。\"
学徒又问:\"那妇炎洁洗湿疹,为啥不管用?\"
\"那是治标不治本,\"岐大夫望着窗外的青云巷,\"就像用粉盖污渍,盖住了还是存在。湿疹这病,多源于生活不节,情绪失调,就像绸缎染坏了,得从染缸源头找原因。\"
这时,药香混着暮色飘进来,落在青石板上的药屑已被雨水冲散。岐大夫拿起笔,在桑皮纸上写下:\"湿毒如丝解方长,心脾肝肾要端详。若问止痒何根本,不教心火乱飞扬。\"
药柜深处,苍术和黄柏静静躺着,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道理:皮肤的痒痕,往往是体内失调的镜子,要想除去这顽固的湿毒,就得从生活的源头开始,一点点解开那些纠缠的丝线。而岐仁堂的药香,也随着青云巷的晚风,飘向远方,提醒着世人:健康如同精美的绸缎,需要用心血去呵护,用智慧去调理,才能远离那些莫名的痒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