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风月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27章 新来的团副,浴血山河,汉唐风月1,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张儒浩的每一句溢美,可都不是无的放矢,绝对句句点中他所评价之人的心坎。
是人,都需要被赞美,更何况是被人说起平生得意之事儿?
既守规矩又极擅于待人接物,温文尔雅如沐春风,这是独立团自刘浪以下的军官们对这位空降团副的第一印象,而且,印象还不错。
同样的,张儒浩对独立团军官们的印象,也不错。
正如他数年后和刘浪谈起这个下午的第一次见面所说的那样。
\"本来,来到丘铜州已经吃过一记下马威,无任何长官陪同上任。本以为还要吃到一次更大的下马威,甚至是闭门羹,但没想到团长你竟然亲率所有校级军官到门口迎接,那和儒浩对你资料研究所产生的印象所差甚远,儒浩从此更加相信那句老话,百闻不如一见。\"
\"哈哈,见了不如不见。\"刘浪打了个哈哈,把已经倚为臂膀的团副这番溢美给岔了过去。
其实,那时的刘浪心中也是暗呼侥幸,如果不是有来自异界的灵魂,以他的脾性,不说给这位吃闭门羹吧!晾他个十天半月还是正常的。
不过,那或许很有可能就错过一个人才了。人,很奇怪,如果第一面不喜欢一个人,那或许这辈子都难以喜欢。
而在军队,和其他任何团体都不相同,刘浪需要的,是能将背后放心交给他的战友和可生死相依的弟兄,而不仅仅只是一个工作伙伴。
显然,双方第一次见面互相良好的印象,对两人的进一步的交际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张儒浩自然是个人才,光从其辉煌的履历中就可看出一二。
身为安海镇大户人家的少爷,认为光靠读书不能救王国,在大学就读的二十岁的张儒浩毅然违背家训投笔从戎,远赴南部考上王国军校第五期学员,最终成为优秀毕业学员,曾参与北伐,任步兵排排长一路直升到少校营长,直至上调军部担任中校到后来的上校参议,至此也不过年方28周岁。
可以说,就其履历而言,在座的独立团军官,除毕业于军校33岁的唐永明能与之稍微抗衡一二,其余包括刘浪这个在大学混了几天的土包子在内,几乎所有人都被这位新来的团副甩了十几条街那么远。
当然,打仗靠的不是履历,这些并不能成为让已经面对黑鹰帝国军都毫无惧色只想收人头拿银币的独立团各级军官敬畏。
但这也是资历,无法让人小视的资历,更何况,仅仅一个见面会,他就已经展现出了他待人接物方面的能力,至少绝不是个庸才。
不过,对于刘浪来说,更看重的是张儒浩所修之科目和在王国军校就读的那个时间点。
第五期,也是王国军校历史上最特殊的一期。
他,是不是自己等待的那个人呢?刘浪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嘴角露出一丝浅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