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门坤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6章 炊烟引路,旧巷寻踪,觉醒!我重新来过,万界全麻了!,杨门坤少,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二百一十六章:炊烟引路,旧巷寻踪

一、柴门轻掩,犬吠唤晨

炊烟漫过青石板路,在巷口凝成淡淡的雾霭。陈秋循着那缕熟悉的艾草香拐进巷子,脚下的石板被岁月磨得发亮,缝隙里还嵌着些许干枯的茶渣,与石台上的凉茶气息如出一辙。巷尾的柴门虚掩着,露出半院金黄的玉米囤,一只黄毛土狗趴在门槛上打盹,听见脚步声猛地竖起耳朵,喉咙里发出“呜呜”的低吠,却没有扑上来的意思。

陈秋放缓脚步,指尖抚过柴门上斑驳的木纹,那里刻着个歪歪扭扭的“安”字,笔画里还留着孩童指甲的划痕。他想起瑶瑶在茅屋地上画的圈圈,忽然觉得这“安”字或许也是哪个孩子的手笔——或许是趴在门槛上数玉米的稚童,或许是躲在门后偷看商队归来的少年,他们用最简单的笔画,勾勒着对安稳日子的向往。

土狗摇着尾巴凑过来,鼻尖在他裤脚嗅了嗅,忽然亲昵地蹭了蹭他的伤口。陈秋蹲下身摸了摸狗脑袋,掌心触到它颈间的旧伤,那伤口早已结痂,却能看出是被利器划开的。他仿佛看见这只狗在黑雾中狂奔,嘴里叼着个绣着商盟徽记的香囊,身后是百盟修士的追杀,最终一瘸一拐地躲进这柴门……

“是你们留下的吗?”陈秋轻声问,土狗似懂非懂地呜咽一声,叼着他的衣角往院里拽。柴门“吱呀”转动,露出院角晾晒的草药,其中就有瑶瑶常用的艾草,阳光洒在草叶上的露珠上,折射出七彩的光,像是无数细碎的希望在闪烁。

二、灶台余温,粥香绕梁

院里的灶台还冒着热气,铁锅边缘凝着层薄薄的白霜,揭开锅盖时,一股淡淡的粥香扑面而来。粥已微凉,表面结着层米油,里面掺着些褐色的药粒,与瑶瑶熬的药粥味道一模一样。灶台边的木凳上,放着个缺口的粗瓷碗,碗底还沾着几粒没刮净的米,旁边压着张字条,是用炭笔写的:“药粥凉了热一热,别贪凉。”字迹娟秀,尾端画着个小小的笑脸,像是怕看字的人担心。

陈秋端起碗,指尖抚过缺口的边缘,那里被磨得光滑,显然用了许多年。他想起瑶瑶捧着药碗时,小脸上沾着的药渣,想起老头在密道里说“瑶瑶自小就懂事,会自己煎药”,眼眶忽然有些发烫。灶膛里的炭火还没熄,埋在灰烬里的红薯发出淡淡的甜香,他用树枝扒开炭火,取出两个烤得焦黑的红薯,掰开时热气腾腾,金黄的瓤里还留着细密的糖丝。

“是给赶路的人准备的吗?”陈秋咬了口红薯,甜味漫过舌尖,压下了嘴里的苦涩。他仿佛看见一个妇人围着灶台忙碌,一边搅动药粥,一边叮嘱蹲在灶膛边的孩童:“等会儿商队的叔叔们来了,把红薯给他们带上。”而孩童正偷偷把最大的红薯往怀里塞,想留给晚归的爷爷……

土狗趴在灶台边打盹,尾巴偶尔扫过地面,带起些许炭灰。陈秋将剩下的红薯放在地上,看着土狗狼吞虎咽,忽然觉得这小院像个被时光遗忘的角落,藏着最朴素的温暖——没有秘印的光芒,没有厮杀的血腥,只有粥香、薯甜,和那句“别贪凉”的叮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快穿:当炮灰女配有了盛世美颜

麦秀渐渐兮

都市之大帝降临

李太玄、

霸牛狂牛神传承

九洲神宫的袁母

封尊簿:人间烟火

雷欧伏虎

战神归来传承经典

南国锋子哥

情劫中的挣扎

黑土厚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