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墨痕凝暖,静候春归
杨门坤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9章 墨痕凝暖,静候春归,觉醒!我重新来过,万界全麻了!,杨门坤少,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陈秋看着眼前的景象,突然觉得所谓的九剑王座、所谓的血脉宿命,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此刻他只想慢慢喝着这碗混着墨香的粥,听着瑶瑶叽叽喳喳的问话,看着白衣女子安静的侧脸,感受着老者慈祥的目光——这些藏在晨光里的碎片,才是值得用生命守护的珍宝,是比任何秘印都更坚固的铠甲。
三、墨痕续梦,静待风起
午后的阳光变得慵懒,像只温顺的猫,趴在院中的竹椅上打盹。陈秋靠在榻上,手里捧着那卷从藏经阁带出来的经卷,残页上的“仁爱”二字在墨香的滋养下,越发清晰,字里行间仿佛有声音在轻轻吟诵,像古老的歌谣,涤荡着心神。
白衣女子坐在窗边弹琵琶,这次没有弹《归雁》,而是支更轻柔的调子,像溪水漫过卵石,又像花瓣落在肩头。琴弦的振动带着淡淡的文气,与经卷的吟诵声相和,在屋内织成张无形的网,将所有的戾气都挡在外面。她的指尖偶尔会停顿,目光落在陈秋握着经卷的手上,那里的青筋因用力而微微凸起,却比昨日平稳了许多,像风浪渐息的海。
瑶瑶在院子里忙碌,把早上采来的菊花插在各种奇怪的容器里——陶碗、竹筒,甚至还有老者用来研墨的残砚,里面盛着清水,浮着几朵嫩黄的菊,倒也有种野趣。小白狐跟在她身后,时不时用爪子刨刨土,像是在帮忙,却总把刚插好的花弄倒,惹得瑶瑶跺脚嗔怪,笑声像银铃,在院子里荡开,惊飞了檐下的麻雀。
陈秋的目光落在经卷的空白处,那里被瑶瑶用炭笔歪歪扭扭地画了个小茶楼,门口站着三个人影,一个背着剑,一个抱着琴,一个举着茶杯,旁边还画了只歪脑袋的狐狸,尾巴上缠着根红头绳。画得虽拙劣,却把那份暖意藏得满满当当,像颗裹着糖衣的药,甜到了心里。
他忽然有了提笔的欲望,示意白衣女子递过笔墨。这次手腕稳了许多,墨滴落在纸上,没有像昨日那样洇成一团,而是顺从地跟着笔尖游走。他没有写什么宏大的誓言,只是在瑶瑶画的茶楼旁,添了几笔炊烟,像从烟囱里刚冒出来的,还带着热气,在纸面上蜿蜒而上,与经卷的字迹融为一体。
“这样才像个家。”白衣女子凑过来看,指尖轻轻点在炊烟的尽头,那里恰好与“仁爱”的“爱”字相连,“有茶,有琴,有烟火,还有我们。”她的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这方小小的天地,却带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像在心里刻下了永恒的约定。
瑶瑶捧着她的“作品”跑进来,献宝似的放在桌上:“你们看!我把菊花插进墨锭里了,杨爷爷说这样能让花香渗进墨里,下次大哥哥写字时,字就会带着香味啦!”墨锭上的菊花果然开得正好,花瓣微微张开,像在呼吸着墨香,根茎处的墨汁顺着花瓣的纹路缓缓爬升,在嫩黄的瓣上留下淡淡的黑痕,像幅天然的水墨画。
老者走进来,手里拿着件叠好的青衫,布料上用墨绣着简单的竹纹,针脚虽不细密,却透着股认真的温柔:“这是我院子后面的青竹织的布,比寻常布料更透气,也沾了些文气,你穿上试试,或许能让后背的伤舒服些。”他的目光落在陈秋写的炊烟上,赞许地点点头,“心安定了,笔墨自然就稳了,经脉也会跟着顺起来——文气养的不是身,是心。”
陈秋接过青衫,指尖抚过上面的竹纹,能感觉到淡淡的文气顺着布料传来,与体内的两种血脉产生奇妙的共鸣,不再是之前的冲突,而是像溪水汇入大河,带着种将要奔腾的蓄力。他知道,这方小院的安宁只是暂时的,追兵或许还在峡谷外徘徊,暗血教的阴谋也未完全揭开,但此刻,他只想好好守住这份温暖,像守着炉边的炭火,等它慢慢燃成燎原的火。
夕阳西下时,小白狐突然对着院外叫了两声,尾巴尖的白光亮得异常。老者走到门口,望着远处的天际线,那里的云层开始涌动,像有风暴正在酝酿,却被层淡淡的金光挡在文院之外,进不来,也散不去。
“该动身了。”老者转过身,目光落在陈秋身上,带着种了然的温和,“墨渊洞天的碑林在召唤你了,那里的文脉,才是化解你血脉反噬的关键。”
陈秋点点头,将青衫穿在身上,大小刚刚好,竹纹贴着后背的伤口,传来清凉的暖意,像有无数只温柔的手在轻轻安抚。白衣女子收起琵琶,瑶瑶把插着菊花的墨锭小心翼翼地放进怀里,小白狐跳上她的肩头,尾巴紧紧缠着那根红头绳,像在守护着什么珍宝。
四人站在院门口,回望这座短暂停留的小院,窗台上的青瓷碗还盛着残粥,院角的菊花还在墨锭里静静开放,榻边的矮桌上,那幅画着茶楼与炊烟的纸还摊着,墨香在空气中弥漫,像在说“后会有期”。
陈秋的脚步很稳,后背的疼痛已经减轻到几乎感觉不到,体内的元力像刚苏醒的春溪,在经脉里缓缓流淌,带着墨香与暖意,蓄势待发。他知道,前路或许依旧有风雨,但只要身边的人还在,只要心里的这份温暖不灭,他就能一直走下去,走向南域的墨渊洞天,走向那个开满菊花的春天,走向所有牵挂汇聚的终点。
远处的风里,似乎又传来了追兵的叫嚣,却被文院的墨香温柔地推开,像推开一粒无关紧要的尘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