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竹影摇心,暖痕印月
杨门坤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5章 竹影摇心,暖痕印月,觉醒!我重新来过,万界全麻了!,杨门坤少,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二百五十五章:竹影摇心,暖痕印月
一、月浸竹径,墨香萦怀
月光像一匹被揉碎的银纱,轻轻铺在通往玉竹书海的小径上,每一片竹叶都沾着细碎的清辉,风过时,光影在地面上摇晃,像无数支跳动的笔尖,在书写着这方天地的静谧。陈秋手里握着那片写着“安”字的墨心花瓣,指尖的温度将花瓣熨得温热,边缘的金线在月光下流转,像条细小的河,静静淌过掌心的纹路。
“玉竹书海的竹简会在月夜显字。”老者的竹杖点在铺满竹叶的地上,发出沙沙的轻响,与远处隐约传来的溪流声相和,像一首无字的歌谣,“那里的每片竹简都藏着一段记忆,用心听,能听见千年前的诵读声。”他侧身让过一丛斜伸的竹枝,枝桠上的露水落在肩头,洇出浅浅的湿痕,像谁用毛笔轻点的墨,与儒衫上的竹纹相映成趣。
白衣女子走在陈秋身侧,琵琶的琴盒偶尔会碰到竹干,发出闷闷的回响,像在与这月夜的静谧对话。她的目光落在小径旁的一丛兰草上,草叶间藏着几颗晶莹的露珠,倒映着天上的弯月,像撒了把碎钻。“你看这露珠。”她轻声说,指尖轻轻拂过草叶,露珠滚落,砸在一片竹叶上,溅起细小的水花,“像不像瑶瑶掉在茶楼门槛上的泪珠?当时还以为她受了委屈,后来才知道是看蚂蚁搬家太入迷,被露水打湿了眼眶。”
陈秋顺着她的目光看去,露珠碎裂的瞬间,竟真的映出些模糊的画面——瑶瑶蹲在茶楼门槛上,小手扒着门框,鼻尖几乎要碰到地面,红头绳垂在地上,沾了些灰尘,却依旧倔强地翘着,像她此刻的小辫子。他忽然想起在墨渊洞天初遇时,这小家伙也是这样,睁着好奇的眼睛,把整个世界都当成了值得探索的宝藏,心头涌上一阵柔软,像被月光浸过的棉。
瑶瑶的脚步有些发沉,却依旧不肯让人抱,小手紧紧攥着那枚插着菊花的墨锭,墨锭的棱角硌在掌心,留下浅浅的印,却成了支撑她走下去的力量。“大哥哥,你说玉竹书海的竹简,会不会写着爷爷煮茶的秘方?”她的声音带着浓浓的期待,混着竹影的婆娑,像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漾开圈圈涟漪,“找到了我们就不用喝糊茶了!”
小白狐从她怀里探出头,对着夜空“啾”了一声,尾巴尖的白光照亮了前方的路,像盏小小的灯笼。月光落在它雪白的皮毛上,泛着淡淡的银,与瑶瑶发间的红头绳形成鲜明的对比,像幅刚落笔的水墨画,黑与白交织,红与银相衬,藏着最生动的暖意。
二、书海初现,竹语凝香
穿过最后一片竹林时,眼前的景象突然开阔起来——无数根玉白色的竹子矗立在月光下,竹身光滑如镜,泛着温润的光,每片竹叶都像卷展开的竹简,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金光,像无数支燃烧的烛,照亮了这片名为“书海”的天地。
“这就是玉竹书海了。”老者的声音里带着敬畏,竹杖轻轻点在地上,杖尖的墨痕与地面的竹影相融,“每片竹叶都是一卷古籍,记载着上古的智慧,也藏着无数人的牵挂。”他走到一根最粗的玉竹前,竹身上的字迹格外清晰,是篇关于“守护”的论述,笔锋苍劲,像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在低声诉说。
陈秋的目光被中央的一根玉竹吸引,竹身上没有字,只有片淡淡的刻痕,像幅未完成的画。他走近时,刻痕突然动了起来,渐渐显露出华灵宗的轮廓,云紫站大殿前,白衣胜雪,对着他的方向浅浅一笑,笑容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像从未离开过。心口的秘印微微发烫,两种血脉在这一刻泛起温柔的涟漪,那些关于失去的疼痛,竟在这玉竹的映照下,变得不再尖锐,像被月光抚平的褶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