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雾锁地脉,暖光穿隙
杨门坤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2章 雾锁地脉,暖光穿隙,觉醒!我重新来过,万界全麻了!,杨门坤少,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雾气渐渐散去,露出身后的竹林,叶尖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着光,像没来得及收起的珍珠。陈秋靠在石门上,光翼的纹路慢慢隐去,血脉的反噬在这一刻悄然袭来,却被门后的暖意中和,只剩下淡淡的麻,像被阳光晒后的倦。
“喝点水吧。”白衣女子递过水壶,壶身的竹纹被汗浸得发亮,像浸在水里的玉。她蹲下身,用袖口轻轻擦去陈秋额角的汗,那里的温度烫得她指尖微颤,却在触到他目光的瞬间,悄悄红了脸,像被阳光吻过的霞,“刚才的琴音,好像真的起作用了。”
陈秋接过水壶,水流过喉咙,带着淡淡的竹香,像墨韵溪的水,清冽却暖心。他看着白衣女子微垂的眼,睫毛在眼睑下投出浅浅的影,像两排细密的帘,藏着说不出的柔。“你的琴,”他忽然开口,声音有些发哑,“比任何力量都管用。”
瑶瑶抱着小白狐坐在旁边的石头上,用小手轻轻抚摸着石门的刻字,刻字的温度比别处高些,像被童心印焐热的玉。“等文心晶好了,我们就在这里种满菊花好不好?”她仰起脸,鼻尖沾着点泥土,像只刚从地里钻出来的小刺猬,“爷爷说菊花能驱邪,还能泡茶喝呢。”
小白狐突然对着竹林深处叫了两声,尾巴尖的白光亮了亮。陈秋顺着它望的方向,看见杨先生正拄着狼毫笔走来,青衫的下摆沾着草叶的绿,像刚从书海的竹里穿过。“地脉的波动稳定了。”他的声音里带着释然,笔锋的墨在阳光下泛着金,“童心印的暖,比文气更纯粹,也更有力量。”
四、炊烟唤归,影随步轻
暮色像块浸了墨的布,慢慢罩住了地脉入口。陈秋小心地将童心印从石门上取下,玉印的金光已经淡了些,却依旧带着暖暖的余温,像被阳光晒过的石。瑶瑶把玉印紧紧抱在怀里,像抱着块稀世的宝,小白狐蜷在她臂弯里,尾巴盖住半张脸,只露出双亮晶晶的眼,像藏在草丛里的星。
“该回去了。”白衣女子的声音在暮色里轻轻荡开,像片飘落的叶。她走在陈秋身侧,裙摆的菊影被月光染得发淡,却依旧透着股韧劲,像这地脉深处悄悄生长的暖。琴盒的竹纹与石板路的纹路相融,每一步都踩出细微的响,像在数着彼此的距离。
陈秋的目光落在两人交叠的影子上,他的影子比她的长些,却在地上紧紧靠在一起,像两株缠绕的竹,难分彼此。他忽然想起在茶楼的那个午后,阳光透过窗棂落在桌上,茶杯的影子与点心的影子叠在一起,像此刻的他们,平凡却温暖,像首写不完的诗。
远处的村庄已经亮起了灯,星星点点的光在暮色里晃悠,像撒了把碎钻。炊烟从烟囱里钻出来,在天上打了个转,又慢悠悠地落下来,沾在他们的发间、衣角,像层温柔的纱,把所有的疲惫都轻轻裹住。陈秋握紧身边人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皮肤传来,像团小小的火,在这渐浓的夜里,烧得格外明亮。
地脉的轰鸣已经听不见了,只有风穿过竹林的轻响,像文心晶在低声哼唱,唱着一首关于守护的歌,歌里有童心印的暖,有琵琶的柔,还有他们紧握的手,像根不会断的线,一头系着此刻的安宁,一头系着遥远的明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