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郁郁不得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金国巨变,修仙:必须双修,总是郁郁不得志,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金国巨变
内侍省,一个安静地屋子里头,只有冷静、李邦彦、高俅三人。</p>
往日里最喜欢粘着冷静的王黼,现在还在西南跟土司老爷们缠斗,屋内的气氛有些沉闷。</p>
“北伐大计,是我们的一个机会,若是再错失此等机会,只怕我们永远都要被冯泉压着一头。”冷静难得有些狠厉之色,在他脸上一直都是云淡风轻,就算是面对蔡茂也从未失色。</p>
如今被搞成这副模样,实在出乎他的预料,放在七八年前,冷静风头正炙,贵霜隐相之名慢慢传开,谁会相信扬州的一个知府、一个士子,能把他逼到这个地步。</p>
“你们倒是说句话啊?”看着高俅、李邦彦泥塑菩萨一样,低着头不说话,冷静恨恨一锤大腿,逼问道。</p>
高俅乃是枢密使,虽然权力被冯庸分去大半,也算是西府重臣,叹了口气说道:“恩府,若是北伐,没有冯泉和叶青的支持,我们的胜算不大。</p>
如今叶青把持着市舶司和西北商税,冯泉操控盐引、茶引,他们一起变着法把钱弄到自己把控的衙门内,除了给官家的内府,剩下的则刚好维持开支。</p>
再说军队,禁军伐金,只怕是...力有不逮,别看金人在东北损兵折将,前几年河北兵乱,他们一口气打到了山东劫掠一番扬长而去,禁军并不是他们的对手。</p>
冯庸的胜捷军,兵微将寡,唯有镇西军可堪一战,现在被叶青攥在手里,派去了个周康,只怕是西府下令,都不如叶青的密信好用。</p>
我们此时若是贸然北伐,一旦失败,官家定不轻饶。”</p>
李邦彦赶紧附和道:“高太尉所言大有道理,对付冯泉我们须得从长计议。”</p>
半晌之后,冷静才叹息一声,说道:“叶青那厮在做什么?”</p>
李邦彦正巧听到些消息,回道:“那叶青每日带着几个学生,还有一群闲散百姓,到处游玩乱逛。”</p>
“我累了,你们都出去吧。”</p>
两个人起身,慢慢退出了屋内,出门之后,高俅和李邦彦对视一眼,极有默契地转身离开。</p>
两个人都心知肚明,贵霜权势,也不足以让百姓填饱肚子。眼要放低,手要抬高,才是本门学问的菁华所在。”</p>
这些学生中,冯慧虽然是冯泉的儿子,却没有什么架子,和几个师兄相处的颇为融洽。他放着自己老子不学,跑来做叶青的学生,就是看到了一些叶少宰的与众不同。</p>
宇文虚中最崇尚叶青,是真的以他为师,努力地去接受学习恩师的教诲。</p>
至于马扩,这小子鬼头鬼脑的,很喜欢思考。叶青的每一句话,他都会去想,去记录,然后自习琢磨。</p>
袁庭植和吴敏一样,都是寒门出身,从家乡书院就听到处传颂叶青的文章和诗词,他们十分崇拜恩师,却还不能接受他的一些学说。</p>
不过这个时代,你既然认了师傅,就要听话好好学。</p>
叶青眯着眼环视一圈,心中暗暗点头,这几个人是自己的开山弟子,一定要好好教,将来是要出去给自己收徒子徒孙的。</p>
他们也不是什么蠢货,自己抽出宝贵的时间来,真心实意教上一段时间,然后把他们放入官场。</p>
给这个死气沉沉,一潭死水的贵霜官僚系统,丢进几个异类来,搅动这汪死水。</p>
突然,外面一阵敲门声,陆谦在外直接开口喊道:“少宰,刚刚传来消息,黄龙府那边金人出大事了!”</p>
叶青心中一紧,几个徒弟也都竖着耳朵,初次听闻这种军机大事,让他们有了一种参与社稷大事的激动。</p>
陆谦推门进来,叉手道:“少宰,东北渤海人举事反金,兵马不下四万,已经投奔了肃慎,肃慎国声势又大了几分。”</p>
叶青一拍脑门,揉着眉毛,暗暗叹气。</p>
这本是意料当中的事,但还是让他有些气馁,眼看着肃慎鞑子一步步崛起,自己却半点阻碍也造不成。</p>
渤海人和肃慎人同属古靺鞨人,他们投奔肃慎半点也不稀奇,当初渤海国十分强盛。</p>
如今他们的小兄弟肃慎如此强悍,打的金丢盔弃甲,还建起了靺鞨民族的第二个王朝,肃慎朝。</p>
本就受够了金的高压政策的渤海人,兴高采烈地就起兵反金,让肃慎国气势为之一盛。</p>
这对君臣,还在等着春暖花开好御驾亲征,一举扫平肃慎。</p>
渤海作乱的消息传来,让金国皇帝勃然大怒,又把萧奉先叫到皇宫骂了个狗血淋头。</p>
萧奉先眼珠一转,想出一个转移祸水的办法,建议金国皇帝把大金境内的渤海人肃慎人杀个干净,免得将来作为内应。</p>
堂堂大国宰相,说出这等话来,简直是狗屁不通,不过大大的对了金国皇帝的脾气。</p>
皇帝一声令下,无数的金人军马,在自己的城池内搜寻肃慎人和渤海人,不分男女老幼一律斩首。</p>
无罪而斩,只为了预防他们会成为内应,这简直是前所未闻的暴戾行径。</p>
从这一点来看,金肃慎可真是一脉相承,一丘之貉谁也别笑话谁凶蛮没人性。</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