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实习生的二三四
黑猫和小鱼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5章 实习生的二三四,重生:一九八六,我欲冲天!,黑猫和小鱼干,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会议室里沉闷的空气裹挟着此起彼伏的咳嗽声,田建春摩挲着被手心的汗水浸湿的笔记本的边缘,白大褂口袋里还插着支半旧的钢笔,那是他考上大学后,父亲把他复员时领导送给他的钢笔转送给了自己。
他低眉看着笔记本上潦草的写着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 一行字,然后清理了一下嗓子,继续道:“好,我闲言少叙。”
声线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清亮,“先为大家梳理中医、西医对慢性胃病的认知体系。”
指尖滑过潦草的字体,他将中医 “胃脘痛” 理论与西医解剖图谱一并讲解,从《黄帝内经》的 “脾胃者,仓廪之官” 讲到现代医学的幽门螺旋杆菌学说。
引得很多人频频点头,心里暗自腹诽,‘还行,基础知识够扎实,这家伙还不算太草包!’
当讲到西医诊断方法时,田建春特意将西医的胃镜检查着重去讲,然后谈及病人自述症状去辅助判断。
“小田大夫,西医的优势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仪器设备检查的结果来判定疾病的,而我们中医则靠几千年实践经验的累积、靠着大夫自身掌握的望闻问切、结合病人自述去诊断的啊。”
“对,这就是中西医结合的特点所在‘取各自所长,弥补各自所短’。”
他顿了顿,继续讲述西医临床针对性用药,讲述西药如何快速控制病情、快速缓解病人病痛折磨,看到大家的表情一会儿紧张一会儿释然,田建春心里暗暗的笑了。
“但我们都见过这样的患者 —— 胃炎症状消失后又反复就诊,有的甚至需要终身服药。” 这句话像块石子投入深潭,议论声如潮水漫过会场。
田建春就笔直的站在那里安静的听着、看着,也不着急。
直到最后大家都抬头看他,然后都慢慢的闭了嘴。
“但是,西医对慢性胃炎的诊疗见效快,这是优势!弊端就是不能根除,一旦病人没有控制饮食和作息,还会持续不断的复发。”
众人点头表示同意:慢性病,包括胃炎、支气管炎以及一些其他的慢性病,稍有环境变化,都会间歇性发作。
“比方说,假如西医是精准的手术刀,那么中医则是调理阴阳的丝线。”
他展开手绘的流程图,抬起来,给大家展示:“当西医控制住急性症状,就轮到中医登场。比如肝气犯胃型胃炎,我们可以用柴胡疏肝散调和肝脾;脾胃虚寒型则需理中汤温补元阳……”
讲到兴奋处,他干脆走到正中间,举起手里的本子,给大家展示,不同的病例,利用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一一展示出来。
大家看到本子上密密麻麻的蓝色钢笔字体、红色钢笔的标记、更细小的铅笔标注,纷纷赞叹。
“这么多内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