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吴三桂的郁闷
静静的思考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3章 吴三桂的郁闷,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静静的思考人生,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马宝掀帘进来,脸色难看:\"新补来的那些战俘闹事,说宁死也不给满清卖命...杀了三个督战的满人章京。\"
吴三桂沉默片刻,突然笑了:\"传令,就说...就说那几个章京是明军细作所杀。\"他看着马宝震惊的表情,低声道:\"你以为我不知道多尔衮在我们军中安插了多少眼线?\"
次日清晨,多尔衮的使者再次到来,这次带来了\"嘉奖\"——三千名刚从河南抓来的壮丁。使者趾高气扬地宣布:\"摄政王恩典,特许平西王休整三日,然后继续南下攻打南昌。\"
吴三桂看着那些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新兵\",其中不少人手腕上还带着镣铐磨出的血痕。他们看他的眼神,就像在看一条满清的走狗。
\"末将...谢恩。\"吴三桂躬身行礼时,右手烫伤的伤口崩裂,鲜血渗透了纱布。
使者走后,马宝忍不住道:\"王爷,再这样下去...\"
\"我知道。\"吴三桂望向南方,那里是李定国残部撤退的方向,也是更多明军据守的城池。\"但我们现在,不过是笼中之虎。\"
休整的三天里,军营中暗流涌动。老兵们聚在一起窃窃私语,新兵则三三两两试图逃跑——被抓回来的会被当众凌迟,但这似乎阻止不了更多人尝试。吴三桂装作没看见,他知道这些汉人士兵对满清的仇恨,正如他知道自己正走在一条无法回头的路上。
第三天夜里,吴三桂做了一个梦。梦中他回到了山海关,城头上飘扬着大明的旗帜。关宁铁骑的将士们盔明甲亮,战马嘶鸣。他欣喜若狂地奔向城门,却发现城门紧闭,城头上站着崇祯皇帝,冷冷地俯视着他:\"逆贼!\"
吴三桂惊醒时,帐外已是晨曦微露。他摸了摸脸颊,竟然湿了一片。帐外传来士兵晨练的吆喝声,夹杂着满人督战官的呵斥。现实如潮水般涌回——这里没有大明,只有满清的天下;没有忠义的关宁铁骑,只有一支被不断消耗的汉人军队。
早餐时,亲兵端来的粥里漂浮着几片菜叶和零星的肉末。吴三桂想起当年在山海关,关宁军的伙食是何等丰盛——那是朝廷特意拨发的饷银,生怕边关将士吃不饱。如今...他苦笑着搅动稀粥,米粒少得能数清楚。
\"王爷,您真要带这些人去打南昌?\"马宝压低声音,\"他们连刀都拿不稳...\"
吴三桂放下碗筷,目光扫过帐外那些无精打采的新兵:\"多尔衮要的不是胜利,是消耗。\"他顿了顿,\"但我们也需要时间...\"
他没有说下去,但马宝似乎明白了什么,眼中闪过一丝亮光。
正午时分,军营突然骚动起来。一队满清骑兵疾驰而入,为首的正是多尔衮的心腹苏克萨哈。\"平西王接旨!\"苏克萨哈高喊,\"摄政王有令,改攻吉安!\"
吴三桂接过令旨,发现上面连基本的作战计划都没有,只有简单粗暴的命令——三日内必须拿下吉安。这分明是要他的军队去送死。
\"末将领命。\"吴三桂机械地回应。苏克萨哈临走时意味深长地说:\"摄政王说了,打不下吉安,就用平西王的人头来抵。\"
待满人离开,马宝终于忍不住爆发:\"这是要我们死啊!吉安城高池深,守将白文选又是个狠角色...\"
吴三桂却出奇地平静。他走到军营一角,那里埋着一坛从山海关带来的老酒。挖出酒坛,他给自己和马宝各倒了一碗。
\"敬死去的弟兄。\"吴三桂一饮而尽,火辣的酒液灼烧着喉咙,\"也敬...将来的路。\"
马宝疑惑地看着主将,发现吴三桂眼中闪烁着久违的光芒——那是困兽即将破笼而出的凶光。
夕阳西下,吴三桂独自站在军营外的土坡上,望着吉安方向。晚风拂过,带来远处村庄的炊烟气息。他突然想起少年时读过的《史记》——淮阴侯韩信在井陉之战前的犹豫与决断。
\"王爷在想什么?\"马宝不知何时站在了身后。
吴三桂没有回头,轻声道:\"我在想...是继续做笼中虎,还是...\"他右手握紧佩刀,烫伤的伤口再次崩裂,鲜血顺着刀柄滴落,在黄土上绽开一朵朵暗红的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