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腐儒为倭寇鸣不平
静静的思考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6章 腐儒为倭寇鸣不平,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静静的思考人生,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天启四年,宁波府奏。\"关火华抽出份虫蛀的题本,朱批的\"朕心甚痛\"四字已然褪色,\"倭寇破慈溪,孕妇被剖腹悬于城门。\"他又拎起一卷泛黄的绢本,\"崇祯元年,福建巡抚报:倭船掳童子三百,削鼻割耳索赎。\"王德祥的蟠龙杖开始发抖。\"您要仁义?\"秦王突然踹翻最沉的木箱,数以千计的奏折如雪片纷飞,\"这里还有嘉靖年间的——倭寇把婴儿挑在枪尖当军旗!\"他抓起一份血渍斑驳的急报掷向儒生群,\"看看!这是你们要怜悯的倭人!\"
某份奏折在空中展开,露出\"妇女尽奸,老幼皆烹\"的墨字,恰好飘到个年轻儒生脸上。那人尖叫着扯下纸页,却蹭了满手黑红相间的陈年血垢。\"圣贤书读傻了?\"关火华踩着满地奏折走向王德祥,蟒袍下摆扫过万历三十七年某份\"倭寇烹食童男\"的记载,\"您可知这些奏折为何能保存至今?\"他忽然掐住老儒生的下巴,\"因为每代大明皇帝,都要新添几箱!\"
王德祥踉跄后退,脊背撞上某口木箱。箱内滑出幅焦黄的《倭乱图》,画面上赤裸的妇女正被架在火上烤。\"您要的仁政——\"秦王从袖中甩出卷竹简,砸在老者胸口,\"洪武爷当年赐给倭国的《不征之国诏书》,换来了什么?\"竹简展开处,永乐帝的御笔\"再犯必诛\"四个朱砂大字,艳如新血。突然有个瘦弱儒生扑出队列:\"可...可眼下倭国百姓无辜啊!无辜?\"关火华转身从箱底抽出本镶金册子,\"认识你们推崇的倭国儒学家林罗山吗?\"他翻开扉页露出密密麻麻的汉文批注,\"这畜生在天明六年写道:'支那人软弱,当如宰羊般取其财富,杀其人 淫其妻女'!\"
狂风骤起,将满殿奏折吹得哗啦作响。某张崇祯年间的海防图被卷到半空,图上标注\"倭寇窟穴\"的岛屿,正是如今锦衣卫驻扎的九州港口。
\"传旨。\"秦王突然提高声调,\"即日起,凡为倭国请命者——\"他踩碎脚下某份记载\"倭寇以人油点灯\"的奏折,\"发往九州矿场,亲身体验何为仁政!\"
王德祥突然喷出口鲜血,染红了胸前悬挂的孔子玉坠。他颤抖着指向关火华,却见秦王从怀中掏出个倭国孩童玩的竹水枪——那是用大明童子腿骨制成的战利品。
\"您若真有心。\"关火华将骨器轻轻放在老者脚边,\"不妨去南京宝船厂遗址看看,当年我们施舍给倭国的永乐通宝,熔铸成了多少射向大明的箭镞?\"满堂静音 永历帝朱慈娘更是不敢多说一句话。当锦衣卫拖走昏厥的老儒生时,某位兵部给事中偷偷捡起飘到脚边的奏折。展开竟是万历朝鲜之役时,倭将小西行长写的\"尽杀朝鲜儒生\"手令,背面还有万历帝朱批的\"倭人豺狼心性\"。
午门的钟声响起,关火华转身时瞥见鸿胪寺卿在袖中勾画着什么。他眯眼细看——那官员竟在记录今日被驳斥儒生的姓名,笔尖悬在\"王德祥\"三字上迟迟未落。
\"严大人。\"秦王忽然轻笑,\"您袖中的《清流录》,不妨多添几页。\"他弹指震落蟒袍上某片来自奏折的虫蛀碎屑,\"毕竟九州矿场...还缺三百个记账先生。\"
风雪骤急,太和殿檐角的铜铃疯狂摇晃。在无人注意的角落,某箱被掀翻的奏折里,缓缓滑出一张绘有倭寇解剖大明孕妇的《虐杀图》,画中施暴者腰带上的三叶葵纹,正与如今九州岛津家的家徽一模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