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灯阑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 1518章 消息确定,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一灯阑珊,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消息确定

李四海苦恼无比,“如今还只是开蒙,再加上一大家的吃喝,就快把开德的俸禄花光了。往后的束脩还不知在哪儿呢!”</p>

李启祥回忆一番自己幼时读书的束脩,迟疑道:“这么贵吗?”</p>

他好像只交了几条肉干。</p>

李四海摇了摇头,他也无法准确地说出其中的差别,“长安的先生不一样,读的书也不一样,都是什么经典。”</p>

继续道:“家里少有买书,让他们互相看着,等学得再多些,就能自己抄书了!”</p>

话音一转,“老兄弟,你写来的信,都是老头子孙儿孙女拼拼凑凑认出来的,不用去外头找人念信了。”</p>

这样看来,那些昂贵的束脩也算花得值当。</p>

说起读书的话题,屋里屋外也就李启祥能和李四海说道两句,至少明白李四海嘴里的经典指的大概是哪些东西。</p>

但他也只是开蒙认字,能写个简单的文书而已,真谈经论典,那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p>

李启祥关切道:“那往后怎么办?”</p>

束脩贵,而李家要供的孩子又太多了。</p>

李四海淡定道:“走一步看一步。”</p>

李图南等小娘子上得不是专门的私塾,隔几日才上半日学,束脩相对低廉。</p>

开蒙阶段尚且可以负担,再往后,要么等李开德升官涨俸禄,要么就只能供一两个学得最好的继续读书,回家教其他笨蛋。</p>

反正老李家的规矩的就是如此,学不进去趁早回家,别浪费钱帛。</p>

李家在长安不是没想其他挣钱的手段,但出于种种顾虑,许多生计他们都无法尝试。</p>

刘兰芳曾看到邻居娘子织毛衣换钱心生羡慕,本想跟风一试。</p>

无奈李家无论是长安的小院,还是乡下留守的家人,人口都太多了。</p>

一年时间,三个女人照料家务之余,能把自家人的毛衣织完,就算神速了。</p>

至少第一年是这样的。</p>

回武功的路上,祝三齐作为恒荣祥的管事,提过那些兼职毛衣工的情况。</p>

照料家务之余织毛衣,一年到头也就一两件,且只能织最基础的款式,工钱到手也没多少。</p>

那些真正赚到钱的,织得又快又好的,在家基本不做杂务,一心只管织毛衣,与专职绣娘无异。</p>

不过织毛衣的确延长了不少绣娘的职业周期。</p>

好些以织毛衣为生的兼职毛衣工都是绣娘转职,在她们眼睛花了之后,靠着从前练就的手艺和审美,能接一些有技巧门槛的高价值订单。</p>

自从给祝明月写信之后,祝三齐在陈牙人的主导下与刘财主沟通交易细节。在交易尚未确定之前,他有大把的空闲时间。</p>

陈牙人在县城里乱转,倒不是指望将中人业务开拓到武功。这时候做生意有强烈的地域性,没有过江龙的本事,一不小心捞过界,后果难以预料。</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血剑开天

看我来财

大明:力挺徐妙云,干翻朱棣

大眼睛小懒猪

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

夏山河

摆烂继父,养女越强我越躺!

尝衫道士

沪上名媛随军当晚,长官他破戒了

富萌主

踹了前夫:二嫁首长做新娘

乡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