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灯阑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 1563章 不会跑的,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一灯阑珊,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会跑的

王信瑞痛心疾首道:“不曾想张句竟然是元家的暗桩,差点被他瞒天过海。”</p>

昨日太原王氏旗帜鲜明地支持白家,同样派出家丁部曲,和张句身边那一群人形成鲜明对比。可谓立于不败之地,王信瑞当然可以大肆批判。</p>

白家怀疑来怀疑去,都没有怀疑过太原王氏,至少没怀疑过他们的主支。</p>

并非因为他们之间的亲戚关系,而是太原王氏身负天下名望,在大吴日子过得风生水起,突厥又能给他们什么呢?</p>

突厥信奉血脉,压根不玩世家门阀养望那一套。</p>

事实证明,张句的确是受元昊庆或者突厥人指使行事。</p>

但凡有点指望的造反人士,比如企图日后称帝或者割据一方,都不会主动毁坏官衙。</p>

倒不是说里头官员有多值钱,亦或在官衙办公就名正言顺。</p>

而是官衙中保存的文书簿册价值极高,它们记载了本地的人口、户籍、土地种种信息,是施政的基础。</p>

现在并州刺史府被烧毁大半,火场中抬出来十来具无法辨认的官吏尸体,文书毁坏不计其数……这就是冲着毁了并州根基来的。</p>

今日之后,雍修远就会托病,并州行政事务由白旻和古阳华领着一班属吏承接。</p>

朝廷将会如何处置自己,雍修远心里有数,唯独不知是否会影响前线进展。</p>

斟酌些许时候,问道:“白大公子,此事对大军是否有影响?”</p>

不提其他意外卷进变乱的人家,张氏是并州大族,亦有子弟在军中效力,其中不乏就在白隽麾下听命的。</p>

白旻胸有成竹道:“此事我已快马传信给父亲,他会妥善处置的。”</p>

白旻一直牢牢把控着对塞外大军的联系权,哪怕城中尚有张句的同党,也不可能抢在白旻之前联系上白隽的大军。</p>

白隽早知城中有心怀不轨者,这些人绝不满足于抓住并州空虚的空当搞事,真正的薄弱处在军中。</p>

李君玘天纵奇才都扛不住背后捅过来的一刀,白隽更是自认没那个本事。</p>

当白旻叙述并州变乱的前因后果的密信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前线大军中时,白隽正听属下回禀,王庭兵马前锋距离大军仅有数百里。</p>

真正的大战,即将拉开序幕。</p>

白隽只得吩咐再探再报,将人都打发出去,帐中只留下白湛和郭承泽。</p>

白湛迫不及待道:“并州的暗桩终于浮出水面了,父亲,快看信!”</p>

白隽不急不缓地将信件拆开,来龙去脉一眼扫过,更重要的是白旻单独写就的一张名单,列出了如今白隽军中和此事有关联的将官。</p>

一路征战,将官折损在所难免,其中一些人已经长眠在在这片土地上。</p>

但有一人不得不注意,张临,张句的族弟。</p>

他是并州大营的中层将官,手下有两千余兵马。</p>

白湛询问道:“父亲,这该如何是好?”</p>

张临一路上表现平平,听命行事。可张句先前也是这般的“老实人”。</p>

杀,可能冤枉好人,还会动摇军心;不杀,又担心他会临阵倒戈。</p>

白隽沉吟道:“把他送回并州。”</p>

郭承泽惊讶道:“若他察觉有异,岂不中途跑了!”</p>

白隽笃定道:“他不会跑的!”</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血剑开天

看我来财

大明:力挺徐妙云,干翻朱棣

大眼睛小懒猪

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

夏山河

摆烂继父,养女越强我越躺!

尝衫道士

沪上名媛随军当晚,长官他破戒了

富萌主

踹了前夫:二嫁首长做新娘

乡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