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大唐的精神
笨笨的古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8章 大唐的精神,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笨笨的古月,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玄甲军,冲锋!”</p>
三千玄甲军如同一把利剑,插进敌军阵营。</p>
李绩虽然年迈,却依旧勇猛,手里的长矛舞动如龙,一下子挑翻了三个突厥骑兵。</p>
王二郎跟在他身后,用刀劈开迎面砍来的弯刀,反手将刀柄砸在对方鼻梁上。</p>
厮杀声、爆炸声、惨叫声混在一起,盖过了风雪声。</p>
王二郎杀得兴起,突然看见个穿金袍的突厥人,正举着狼牙棒指挥军队。他认出那是薛延陀的可汗,当年就是他下令杀了王猛。</p>
“狗贼!”</p>
王二郎怒吼一声,发疯一样冲了过去。</p>
他的刀被对方的狼牙棒磕飞,索性扑上去,抱着可汗滚进雪地里,用牙齿狠狠咬在对方的喉咙上。</p>
可汗惨叫着挣扎,却被王二郎死死按住。</p>
直到对方不再动弹,王二郎才松开嘴,满嘴的血腥味让他忍不住干呕。</p>
他从可汗怀里掏出块玉佩,上面刻着个狼头,正是当年王猛丢失的那块。</p>
“哥,我给你拿回来了。”</p>
王二郎把玉佩揣进怀里,突然看见李绩被十几个突厥人围住,连忙捡起地上的长矛冲过去。</p>
就在这时,关楼上传来杨怀贞的喊声:</p>
“殿下驾到!”</p>
王二郎抬头,只见一支队伍冲破风雪而来,最前面的人穿着龙袍,正是李承乾。</p>
“殿下!”</p>
李绩又惊又喜,突然爆发出力气,一矛刺穿了最后一个突厥人的胸膛。</p>
李承乾翻身下马,走到李绩身边:</p>
“老将军辛苦了。”</p>
“殿下怎么来了?”李绩不解的问道。</p>
“来给突厥送葬。”</p>
李承乾指着棺木,</p>
“朕说过,犯我大唐者,杀无赦!”</p>
农兵卫们把棺木放在雪地上,李承乾亲自解开绳子,打开棺盖。</p>
李承乾从怀里掏出块染血的木牌,正是那块刻着“李”字的木牌,轻轻放在棺木之内。</p>
杨怀贞突然指着远处:“殿下,你看!”</p>
众人望去,只见雪地里突然出现许多身影,是雁门关的百姓。</p>
他们捧着热汤、棉衣,还有个瞎眼的老妇人,摸索着把块麦饼放在李承乾的面前。</p>
“陛下,您是好人啊。”</p>
老妇人哽咽着说道,</p>
“去年您给我们分粮,今年又来保护我们......”</p>
李承乾看着这幕,突然对李绩说道:</p>
“老将军,你看,这就是大唐的百姓。</p>
他们记仇,更记恩。”</p>
李绩躬身行礼:“老臣明白了。”</p>
事情都办完后,李承乾站在雁门关的城楼上,望着远处的草原。</p>
杨怀贞捧着一份奏折走了过来:</p>
“殿下,户部说沧州的盐田丰收了,今年的赋税能多收五万贯。”</p>
“好。”李承乾点了点头,</p>
“把这些钱都用来修水渠,让百姓们多种地。”</p>
他突然指向南方:</p>
“等春天来了,咱们就回长安。</p>
到时候,朕要在太极殿摆酒,宴请所有有功的百姓。</p>
王二郎,你也来。”</p>
王二郎愣了愣,挠着头笑了:</p>
“俺......俺不会喝酒。”</p>
“那就喝粟米粥。”</p>
李承乾拍着他的肩膀,</p>
“朕让御膳房给你做,管够。”</p>
众人都笑了起来,笑声在风雪里回荡,惊飞了城头上的寒鸦。</p>
李承乾望着这幕,突然想起父亲的话:</p>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p>
他想,自己或许真的做到了。</p>
三个月后,青州。</p>
石头祠终于建成了。</p>
百姓们自发前来祭拜,有人捧着粟米,有人提着浊酒,还有个梳双丫髻的小女孩,把块麦芽糖放在碑前。</p>
正是当年石头救下的那个女孩,如今已经能去弘文馆念书了。</p>
李承乾站在碑前,看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八个字,突然对杨怀贞说道:</p>
“传朕旨意,天下各州,都要建石头祠。</p>
让所有官员都来看看,什么是为官之道。”</p>
杨怀贞刚要应声,却见个墨家门徒跑来,手里举着个新造的水车:</p>
“陛下,您看!这是新造的水车,一天能浇百亩地!”</p>
李承乾看着那水车,突然笑了:</p>
“好!让百姓们都用上,让天下的田地都丰收,让孩子们都能吃饱饭。”</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