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衣过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0章 二十年后(二),修仙之天罡三十六变,红衣过客,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凡人修行的体系中,独孤书院所推崇的\"纳气诀\"修行体系,宛如一颗特立独行的星辰,绽放着与传统修仙之道截然不同的光芒。

这套专为凡俗生灵量身定制的体系,打破了传统以灵根为基的桎梏,在天地法则间辟出一条另类的证道之路。

前两重境界——后天与先天,是凡人叩开修行之门的基石,却也暗藏着与传统炼气境的微妙差异。

所谓\"后天境\",需从淬炼肉身开始:

学子们需在晨霜夜露中打熬筋骨,以五谷杂粮为引,以天地浊气为砺,将凡躯锻造成能承载灵气的容器。

这与传统炼气境中\"引天地灵气入体\"的轻盈不同,更像是一场与肉身极限的搏斗,每一道伤疤都是灵气淬炼的印记。

待肉身达到\"铜皮铁骨、寒暑不侵\"之境,方能踏入\"先天境\"——此时需摒弃凡俗饮食,转而吸纳天地间的\"混元气\",一种介于灵气与浊气之间的质朴能量。

这种气虽不如灵气精纯,却与凡人肉身天然契合,修行者需在呼吸吐纳间感悟\"天人合一\"之理,于混沌中寻得一丝清明。

相较传统炼气境中对灵气属性的细分与掌控,\"先天境\"更注重夯实根基,故而进度看似迟缓,却为后续悟道埋下了深厚伏笔。

真正让这套体系大放异彩的,是其颠覆性的悟道跃迁机制。

当凡人修行者在\"先天境\"中沉淀良久,一朝得悟——或是观落叶而知秋意,或是见沧海而明大道——便可与天地间某一种\"道之气息\"产生共鸣。

这气息可能是山岳般的沉雄\"刚气\",可能是流水般的圆融\"柔气\",亦或是如铃铛所修的\"浩然正气\"。

一旦成功与某种气息建立链接,修行者的灵魂便会经历一场脱胎换骨的蜕变:

原本朦胧的魂识如破茧之蝶,化作晶莹剔透的\"神魂\",宛如传统修仙中\"结婴\"之境的元神雏形。

与此同时,体内蛰伏的混元气会在神魂的引导下发生质变,化作特质鲜明的\"道气\"——如烈焰般炽烈,如深渊般静谧,每一缕都蕴含着法则的雏形。

这种蜕变带来的实力跃升堪称震撼:

前一刻还在与野兽搏斗的凡人樵夫,悟道后可徒手劈开巨石;昨日还在田间耕作的农家女,神魂初成时已能踏风而行。

他们的境界虽未冠以\"结婴\"之名,却能展现出不逊色于传统结婴修士的威能——可御使道气凝成兵刃,可凭神魂感知百里外敌,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天地灵气的流动。

正如孟丘在《凡人修仙札记》中所写:\"传统修士以灵根为舟,渡向仙海;凡人以悟道为桨,亦可击水三千。神魂既成,便是凡人叩开仙门的金砖玉钥。\"

这套体系的玄妙之处,在于它绕过了灵根资质的天堑,将修行的核心置于\"心性觉悟\"之上。

就像荒山中的璞玉,虽未经灵泉浸润,却能在岁月的磨砺中自有光辉——当传统修士还在为灵气属性的契合度殚精竭虑时,凡人修行者早已在悟道的刹那,握住了属于自己的道之锋芒。

这种别开生面的修行逻辑,让独孤书院的凡人弟子们坚信:

仙路从来不是少数人的坦途,只要心有明灯,凡人亦可在泥沼中绽放出超越常理的光华。

在独孤书院的修行版图中,“适道境”如同一座云雾缭绕的高峰,矗立在凡人修仙的漫漫长路之上。

如今,能登临这座高峰的师生仍属凤毛麟角,孟丘、铃铛、王学、阿苑等寥寥数人,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照亮着后来者的修行之路。

孟丘作为院主,以适道中期的修为稳居峰顶,他周身萦绕的浩然正气已化作实质般的金色光晕,举手投足间便有雷霆之威、江海之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1979:我赶山打猎带全家吃肉

天行

大山深处的女人们

许老师

开局:六连抽,创建万古帝朝

逍遥孤者

半岛:重生成为女帝队长

梦一病

从斩神开始的风暴诸天之旅

御云悠悠

诡异复苏?我先卖个淋巴肉包子!

西红柿炒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