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涌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远志的名家应用与名方解析,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作者李涌辉,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 叶天士与远志的情志病应用

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将远志用于治疗“肝郁痰扰”所致的情志疾病,如癔症、梅核气等:

- 解郁汤(叶天士经验方):柴胡、香附、远志、石菖蒲、郁金、茯苓。主治肝郁气滞,痰浊蒙窍之抑郁、多疑、善太息。远志与郁金、石菖蒲配伍,增强疏肝解郁、化痰开窍之力,体现叶天士“治肝必调气血,治郁必化痰浊”的思路。

2. 张锡纯与远志的开窍通闭

近代名医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创新性地将远志用于治疗“脑窍闭塞”之证,如中风失语、癫痫:

- 补脑振痿汤:远志、黄芪、当归、龙眼肉、菖蒲等。主治脑髓不足,痰瘀阻窍之肢体痿废、言语不利。张锡纯认为,远志“既能开脑窍之闭,又能通血脉之滞”,故与活血化瘀药(如当归)、补气药(如黄芪)配伍,形成“开窍通络、充养脑髓”的治法,为现代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提供了借鉴。

3. 施今墨的对药经验

施今墨作为中西医结合先驱,在远志的应用中注重药性配对:

- 远志配琥珀:远志化痰开窍,琥珀重镇安神、活血散瘀,二药合用治疗痰瘀互结之失眠、惊悸,尤其适用于伴有舌质紫暗的患者。

- 远志配黄连:出自《医学心悟》交泰丸之意,远志通肾,黄连清心,治疗心肾不交之失眠、口舌生疮,体现“辛开苦降、交通心肾”的配伍技巧。

解析:清代至近代医家进一步拓展了远志的应用范围,从单纯安神、化痰,延伸至情志病、脑窍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等领域,体现了“以病机为核心,灵活配伍”的创新思维。

五、现代临床与名方的科学解析

1. 远志在现代名方中的应用

- 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远志、石菖蒲、茯苓、党参、龙齿。现代常用于治疗神经官能症、焦虑症,属“痰蒙心窍、心气不足”证型。研究表明,远志皂苷可调节谷氨酸能神经传递,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从而发挥抗焦虑作用。

- 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虽原方无远志,但现代临床常加减加入远志,增强化痰开窍之力,用于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伴痰浊者。远志与麦冬、玄参配伍,可防滋阴药滋腻碍痰,体现“补中有通”的现代配伍理念。

2. 远志的药理研究对名方的支撑

- 镇静安神作用:远志皂苷通过增强GAbA能神经传导,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其作用强度与剂量正相关(《中国中药杂志》,2018)。

- 改善认知功能:孔圣枕中丹提取物可提高痴呆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远志中的寡糖酯成分能抑制Aβ蛋白聚集,减轻神经细胞损伤(《中草药》,2020)。

- 祛痰作用:远志皂苷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增加支气管分泌,其祛痰效果与氯化铵相当,解释了其在二陈汤类方剂中的作用机制(《药理学报》,2019)。

六、远志名方应用总结与特点

1. 核心功效与配伍规律:

- 安神益智:多配伍石菖蒲、茯苓、人参(如孔圣枕中丹),适用于心肾不交、痰浊蒙窍之证。

- 祛痰开窍:常配半夏、陈皮、茯苓(如茯苓丸),用于脾虚痰盛之眩晕、痫证。

- 交通心肾:与黄连、肉桂、酸枣仁配伍(如交泰丸加减),治疗心火亢盛、肾阴不足之失眠。

2. 名家学术思想的共性:

- 历代医家均重视远志“通”的特性,即通心肾、通痰浊、通脑窍,反对单用呆补。

- 在补虚方剂中,远志常作为佐使药,以防补药壅滞,如归脾汤、定志丸中的应用。

3. 现代应用拓展:

- 基于“脑-肠轴”理论,远志的祛痰作用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影响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合成,为治疗神经精神疾病提供新方向(《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22)。

- 纳米技术包裹远志皂苷,可提高其血脑屏障透过率,增强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中的靶向性(《药剂学》,2023)。

结语

远志从《神农本草经》的“轻身延年”之品,历经千年临床实践,已成为中医治疗神志疾病、痰证、心肾不交证的核心药物。张仲景的理论奠基、孙思邈的益智创新、宋代《局方》的普及、李时珍的理论升华、近现代医家的中西汇通,共同构建了远志丰富的应用体系。现代研究则从分子机制层面,揭示了其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为经典名方的现代化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深入,远志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情志病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将进一步被发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大谋谋天下

天民思想

仙子一起创业炒股票吧

胡思乱想的蛋

高武:一元秒杀,超脱成神

清川沐风

我吕布重生后,登峰造极

平淡一笔

道士不好惹

困的睡不着

葬剑棺

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