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1章 《介入室的蓝光》,医河长路,青灯轻剑斩黄泉,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介入室的蓝光》
2008 年 1 月 5 日,顾承川的白大褂第一次浸在介入室的冷蓝光里。铅衣像块冻硬的铁皮压在肩上,他盯着造影屏上青紫色的冠状动脉,突然想起父亲急救箱底那把生锈的止血钳 —— 同样在冷光下泛着钝钝的金属味,却比眼前的导丝多了道岁月磨出的温痕。
“顾医生,看好桡动脉穿刺点。” 主刀医生陈立伟的导管在血管里划出银亮的弧,乳胶手套摩擦导管的声响像蛇信子吐息,“介入医生的手要长在导丝上。” 他卷起的袖口露出半截刺青,银蛇盘绕的纹路让顾承川眼皮一跳 —— 三年前急诊室那个因漏诊致残的卡车司机,后颈正是这样的蛇形纹身。
沈星遥的红绳在铅衣架上绷成直线,递肝素盐水时指尖擦过他的掌心:“陈主任占科室 30% 手术量,并发症率比标准值高 15%。” 护目镜后的眼睛映着屏幕上血管的分支,像极了冬夜冻裂的河流,这个念头让顾承川猛地回神 —— 他早该习惯用更锋利的意象。
郑义的平板在铅衣下震动,实习生压低的声音混着设备嗡鸣:“顾老师,AI 算出导丝路径多绕 2.3 厘米,血管内皮损伤风险超临界值。” 红色预警曲线在屏幕上跳成锯齿,和他此刻的心跳一样扎人。
导管 “咔嗒” 一声进入血管鞘,陈立伟的动作带着舞台剧般的流畅。顾承川看着导丝在左主干里打了个不必要的弯,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反复摩挲的那本《血管缝合图谱》,泛黄纸页上用红笔圈住的正是这个危险角度。“陈主任,是否需要调整导丝角度?分叉处血流速 ——”
“新来的都爱背教科书?” 陈立伟头也不抬,导管在血管里猛地推进,造影剂在屏上溅出不规则的光斑,“等你手上沾够五千例血,再教我怎么走路。” 银蛇刺青随着手臂动作扭曲,像随时会从皮肤里游出来。
沈星遥的红绳突然缠住操作台边缘的肝素泵,透明管路里的液体晃出细碎的波纹。她手忙脚乱去扶,护目镜滑到鼻尖:“对、对不起陈主任……”
“废物!” 陈立伟的咒骂惊飞了设备上的尘埃,“顾医生,帮你师妹收拾干净。”
顾承川弯腰捡注射器时,视线与手术台上的患者对上。五十岁男人的瞳孔里映着他的倒影,像极了三年前那个在急诊室抓住他白大褂的老人 —— 当时他也是这样沉默着,看着生命从仪器的报警声里溜走。消毒水灌进鼻腔,他听见自己说:“好的,陈主任。”
铅衣的重量让脊背发僵,他盯着地面上蜿蜒的血迹,突然发现那痕迹与造影屏上的血管走向分毫不差。郑义的平板再次震动,AI 语音在对讲机里低吟:“内皮细胞损伤率持续上升,建议立即修正导丝路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