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7章 《等候区的毛衣》,医河长路,青灯轻剑斩黄泉,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陈立伟低头看着自己的红绳,突然笑了:“当年我儿子走的时候,手里攥着护士给的红绳结,说那是爸爸的导丝变的。现在想想,或许真正的完美,是让金属在红绳的纹路里学会柔软。”
等候区的广播突然响起,是郑义调试的新 AI 语音:“23 床家属请注意,您孩子手腕的蓝绳结,已同步到护士站的‘生命树’投影,每片叶子代表一次心跳。”
患儿母亲突然指着顾承川的口袋:“顾医生,您口袋里的红绳结,和我织在手套上的一样。”
他摸出沈星遥偷偷系在枣核针上的平安结,红蓝双色绳在晨光中晃出细碎的光:“这是沈护士织的,她说每个医者的口袋,都该装着等候区的温度。”
走廊尽头,沈星遥正抱着患儿走来,蓝绳勇气结与红绳平安结在襁褓上交织,像两朵盛开的生命之花。顾承川看见陈立伟迎上去,笨拙地给患儿掖了掖毛毯,袖口的红绳轻轻蹭到孩子的蓝绳,发出比任何仪器都温暖的响。
他突然想起父亲在急救箱里留的便签:“当你听见等候区的毛线针在响,就该知道,生命的精准从来不在超声屏上,而在那些为你数着时间的人眼里。” 此刻晨光漫过医院天井,将毛衣的暖香、红绳的响、咖啡的温度,统统揉进医者的白大褂 —— 这或许就是父亲说的 “稳”,是技术与人心的共振,是毫米级精准与生命温度的共生。
而患儿母亲手里的毛线团,终将织成温暖的手套,就像顾承川口袋里的枣核针,终将在无数个等候区的晨光里,磨出属于生命的、最温柔的弧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