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富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1章,汉宫娇华:帝女传奇,暴富雅,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柳氏织锦坊内,琉璃珠定金堆成小山,老板娘正用锦布擦拭最后一颗珠子,忽然抽了抽鼻子:\"这香得勾魂的味儿,是从哪儿飘来的?\"
学徒玉娘踮脚数珠子,辫子梢扫过琉璃瓶,瓶身映出窗外景象——波斯女眷娜迪拉正举着汉式擀面杖,在\"胡汉面馆\"的案板上擀面团,芝麻粒溅到靛蓝围裙上,像撒了把碎星星。
\"是隔壁的胡麻饼!\"玉娘丢下珠子就往外跑,刚到坊门口,就撞见张婆拎着竹篮往面馆去,篮里装着新磨的九穗面粉,\"张婆,您也去换口味?\"
张婆拍了拍篮子底:\"给孙女尝尝鲜。昨儿听卖菜的王婶说,娜迪拉用咱汉地面粉做的饼,比波斯商队带的还香,里头加了咱本地的椒盐呢!\"
两人刚走到面馆门口,就见娜迪拉正跟汉厨王大厨的儿子王小厨争得面红耳赤。\"该用大食的孜然!\"娜迪拉举着调料罐,汉话带着波斯腔,\"香!\"
王小厨攥着花椒罐:\"咱汉人的饼,得放花椒才够味!\"
\"我来试试!\"玉娘凑过去,趁两人不注意,揪了块面团塞进嘴里,眼睛一亮,\"面好香!加芝麻准好吃!\"
娜迪拉被逗笑了,往她手里塞了把芝麻:\"尝尝?波斯的芝麻,比汉地的饱满。\"
建章宫的铜漏刚滴过辰时二刻。
檐角铁马叮咚,混着西市隐约的吆喝:\"胡麻饼嘞——刚出炉的胡麻饼!\"刘妧案头的《市舶食材册》摊开在晨光里,大食使者送的\"胡麻饼\"方子旁,陈阿娇用朱砂点了三个油星;蜀郡\"胡汉合烹\"菜单下压着张油渍食单,波斯花押旁,王大厨的指印还带着面粉印子。
\"陛下,您瞧这市井新趣,\"卫子夫笑着展开绢帛,\"尚方署改的大食铜炉样刚传开,西市铁匠铺就仿造了,百姓竟抢着买。\"
陈阿娇凑过来看,绢帛上画着铁匠铺前排队的人,\"哟,老冯师傅的儿子也在里头?听说他想给自家饼摊换个新家伙。\"
刘妧指尖点着绢帛:\"这才是真滋味——百姓觉得好,自会掏腰包。比宫里强推要实在。\"
西市\"李记铁匠铺\"前,已经排起了短队。铁匠李三郎抡着锤子,铛铛敲打着青铜饼铛,火星溅到地上,烫出点点黑痕。\"下一个!\"他擦了把汗,将刚打好的饼铛递给排队的妇人,\"这是按大食铜炉改的,烤胡麻饼外脆里嫩,昨儿'双季麦胡饼店'的李老汉买了,今儿一早就来追加三个!\"
张婆踮脚往铺里瞧,见饼铛锃亮,边缘还仿着汉式花纹,忍不住问:\"三郎,这饼铛多少钱?\"
李三郎扬声道:\"不贵!三个五铢钱,比买大食商队带的铜炉便宜一半!\"
建章宫这边,陈阿娇正翻着市舶司报来的账册:\"你看你看,卫子夫,铁匠铺的饼铛卖疯了,连代郡的商户都托人来买。\"她指着账册上的红笔批注,\"说用这饼铛烤的饼,比旧铁鏊多卖两成价。\"
卫子夫补充道:\"渔阳的豆油坊也跟风,赵二娘自己琢磨着改了榨油机,说要仿大食的法子,现在豆油产量增了,街坊都去她家买,她儿子正盘算着再添个新灶台。\"
窗外飘来烤饼香,混着花椒与孜然的气息。刘妧想起三日前微服逛\"胡汉面馆\"的光景——娜迪拉举着新饼铛,正跟王小厨研究火候:\"你看,这样转着烤,芝麻才不会焦。\"王小厨蹲在灶前添柴,嘴里嘟囔:\"等赚够了钱,我也去李三郎那儿订个带花纹的,摆着都好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