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业内认可,名声大涨
用户80550888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4章 业内认可,名声大涨,重生四合院从悟性逆天开始,用户80550888,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鱼香肉丝传到全聚德总厨手里时,盘子已经空了一半。他挑了根笋丝,眯着眼品:“酸甜口儿拿捏得准,肉丝滑溜,笋丝脆嫩,连葱姜蒜的味儿都融进去了——这孩子,不光学了李师傅的手艺,还掺了自己的巧思。”
有人凑过来问:“比李师傅做的如何?”
总厨笑了:“李师傅的菜像老茶,醇厚绵长;这孩子的菜像新酒,烈得痛快,各有各的好。”
这话一出,满屋子都静了静。能跟李保国相提并论,对一个刚出师的年轻人来说,已是天大的认可。
六道菜转了两圈,连汤汁都被人用馒头蘸着吃了。有个穿绸缎的吃客抹了抹嘴,直咂舌:“早听说鸿宾楼有个少年厨神,今儿才算见识了——这手艺,怕是再过几年,四九城的川菜就得看他了。”
谢学丰和谢颖琪站在人群后,手里也各拿着双筷子。
谢学丰夹了块回锅肉,肥的部分在嘴里化了,瘦的部分带着嚼劲,酱香味儿裹着肉香,他忍不住又夹了一筷子:“我就说这孩子不一般,药理上有天赋,做菜也这么能耐。”
谢颖琪没说话,她正盯着盘子里剩下的半块豆腐。她自小跟着父亲学药理,总觉得自己够努力了,可何雨柱呢?不光药理上比她通透,做菜这行当里,居然也能让这么多行家点头称赞。她忽然觉得,自己手里的筷子有点沉。
“老谢,你这眼光真毒。”旁边两个老头凑过来,一个是前清御膳房的帮厨,一个是琉璃厂有名的收藏家,都是出了名的嘴刁,“上次你说这孩子做菜比饭馆大厨强,我还当你吹牛呢。”
谢学丰得意地扬了扬下巴:“我谢学丰什么时候说过虚话?”
正说着,那边已经有人开始道贺了。
“李师傅,恭喜啊!”一个穿灰布衫的厨子挤到李保国跟前,拱手笑道,“您这徒弟,可是给咱四九城厨子长脸了!”
李保国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嘴上却谦虚:“还是孩子,得多历练。”
更多人围向了何雨柱。
“何师傅,我是大观园的张泽,以后常来常往啊!”一个胖厨子递过张名片,上面印着“大观园主厨”几个字。
“何师傅,我那小馆子想添几道川菜,能不能请您去指点指点?”
“我是同和居的,改天我做东,咱哥俩喝两盅,聊聊回锅肉的火候?”
何雨柱一一拱手回应,脸上带着笑,语气却透着稳重:“各位前辈客气了,我还有很多要学的,以后还得请各位多担待。”
杨老板站在一旁,看着被众人围住的何雨柱,心里乐开了花。鸿宾楼本来就是四九城的头牌,如今有了这么个少年天才,以后来的食客怕是要踏破门槛了。
宾客渐渐散去,何雨柱正要跟师傅、杨老板收拾东西,眼角忽然瞥见两个熟悉的身影。
“谢老哥?颖琪?”他愣了一下,赶紧走过去,“你们怎么来了?”
谢学丰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不轻:“听说你今儿出师,特意来沾沾喜气。没想到啊,你这手艺,比我想的还强。”
他身后的两个老头也走了过来,其中一个御膳房的帮厨眯着眼打量何雨柱,笑道:“小何师傅,老谢天天在我们跟前念叨你,说你做的菜能治馋病——今儿尝了,果然没吹牛。”
另一个收藏家也跟着点头:“我吃过的川菜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你这六道,能排进前三。尤其是那夫妻肺片,花椒用的是汉源的吧?香而不冲,难得。”
何雨柱没想到这两位也懂行,连忙笑道:“前辈好眼力,确实是托人从汉源捎来的。”
正说着,李保国和杨老板也走了过来。李保国看着谢学丰,拱手道:“谢先生能来,是柱子的福气。”
谢学丰哈哈一笑:“我是来蹭饭的,可惜来晚了,菜都被抢光了。”
杨老板赶紧接话:“谢先生要是不嫌弃,我让后厨再做几道?柱子刚歇着,我让别的师傅来。”
“不用不用。”谢学丰摆了摆手,看向何雨柱,“改天我备上酒,你露一手,咱哥俩好好聊聊——不光聊菜,还得聊聊你那钓鱼的本事,上次你钓的那条鲫鱼,熬汤可是鲜得很。”
何雨柱笑着应下:“随时恭候。”
夕阳透过鸿宾楼的窗棂照进来,把几人的影子拉得很长。灶台上的铁锅还带着余温,案板上的刀闪着光,空气中似乎还飘着川菜的香辣气。
何雨柱知道,从今天起,他不再是“李保国的徒弟”,而是能独当一面的何师傅了。这出师宴,不仅是对他手艺的认可,更是给他打开了一扇新的门——门后,是更广阔的天地,和更多要攀登的高峰。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这双手切过无数菜,炒过无数锅,此刻沾着点酱油渍,却透着一股子踏实。
路还长,慢慢走就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