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畔采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7章 水牛恩情,短篇民间故事,溪畔采薇,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遥远的古代,有个朴实无华的小伙子名叫武斌。他勤劳能干,无奈家境贫寒,只有一亩薄田维持生计,再加上上有二老需要赡养,因此迟迟未能娶妻。武斌的双亲眼见儿子年岁渐长,却仍孑然一身,心中满是愧疚。
一日,二老将武斌唤至跟前,含泪道:“儿啊,我们知晓自己成了你的累赘。你莫再为我们操心,赶紧趁年轻找个好姑娘成家吧。”武斌一听,连忙摇头,坚定地说:“爹,娘,我宁可一辈子不娶,也绝不能弃你们于不顾。以后这话休要再提。”二老深知儿子孝顺,却也担忧如此下去会误了他的一生。
时光荏苒,一日,武斌如往常般去唤父母吃饭,不料一进屋,却愣住了。屋内空无一人,取而代之的是两头壮硕的水牛。武斌凝视着它们,总觉得它们的眼神似曾相识。他试探性地问道:“你们……莫不是我爹娘所化?若是,便请点三下头。”话音刚落,两头水牛竟真的各自点了三下头。武斌瞬间泪如雨下,紧紧抱住水牛,泣不成声。
自此以后,武斌每次下地干活,两头水牛都会自动跟随,无需牵引。它们勤勤恳恳,从不需武斌驱赶,直至精疲力尽才肯休息。在它们的帮助下,武斌家的日子渐渐好转,连媒婆都主动上门提亲。不久,武斌便迎娶了温柔贤惠的莲儿为妻。
婚后,武斌购入了几头健壮的水牛,而将那两头由父母所化的水牛养在了后院。莲儿见状,不解地问:“咱家已有两头水牛,为何还要买?何不将它们卖了换钱?”武斌沉默片刻,深情地说:“这两头水牛对我有大恩,我要为它们养老送终。”
一日,武斌随友人外出进货,归来时心急如焚地直奔后院,却发现那两头水牛不见了。他发疯般地寻找,直至莲儿告知已将它们卖给了屠宰场。武斌怒火中烧,急忙赶往屠宰场,却为时已晚,只剩牛皮被卖给了邻村的皮匠。
武斌伤心欲绝,又匆匆赶到皮匠家。只见那两张牛皮已被制成了一双皮靴和一条皮腰带。他捧起靴子和腰带,痛哭流涕。皮匠见状,不知所措,连忙将这两样东西送给了他。
自那以后,武斌将这两样东西视为珍宝,从不舍得穿戴。几年后,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伙土匪闯入了武斌的家。慌乱之中,武斌穿上了皮靴,正欲系上腰带时,却被土匪用那条腰带绑住了双手。
武斌被土匪掳走,关押在一个山洞中。几日后,他听到土匪议论,若明日还无人送赎金,便要将他杀害。武斌惊恐万分,正当绝望之际,那条腰带竟自行解开。他趁机逃出,却不慎惊醒了守卫。武斌拼命奔跑,直至筋疲力尽摔倒在地。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脚上的皮靴竟带着他腾空而起,甩脱了追兵。
武斌安全返家后,皮靴和腰带瞬间化为粉末。他深知这是父母的最后一次庇护,悲痛欲绝。他将碎屑装入木匣,好生安葬。不料,安葬之处竟长出了一棵小树苗。随着树苗逐渐长高,枝干上竟出现了一个大树洞。
街坊邻居都劝武斌将树苗锯掉,认为它是不祥之物。但武斌总觉得对它有种说不出的情感,坚决不肯。三年后,树苗已长成参天大树,树洞也足以容纳一人。而这时,武斌的身体却每况愈下。大夫诊断出他身患重病,命不久矣。
武斌临终前留言,希望家人将他葬于树洞中。家人含泪照做。下葬之日,武斌在树洞中听到了熟悉而苍老的声音:“儿子,我和你娘知你寿数将尽,便化作了树洞。现在好了,你安心在爹娘怀抱中安睡吧。”武斌听完,嘴角露出微笑,眼中淌出泪水,安然离世。
这世间最大的恩情莫过于父母之爱。作为子女,我们应时刻铭记并孝顺父母,切莫等到失去后才追悔莫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