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赴任
鱼又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4章 赴任,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鱼又夏,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有弱冠青涩少年,也有两鬓微霜的老秀才,此刻都踮着脚想一睹六元及第的风采。
姜淮扫视了众人,之后从袖中取出本小册子,“这是我这些年的读书手札,就留在府学吧。”
“如此,甚好甚好!”王教谕捋着胡须连忙笑着满意接过。
“有了此手札,我相信府学的学子们更能以状元公为榜样,勤勉向学。”
大家纷纷附和,“是啊是啊!”
之后临行,便是饯行宴。
宴会过后,姜淮就要赶往京城赴任了。
又过了大半个月,加上一路有些水土不服,各种折腾,大概快一个月才赶回京城。
这古代,交通不发达,着实受罪啊。
回了京城,姜淮立即回了姜府。
如今他只是庆幸,幸好自己在京城已经买了宅院,不然还得操心在哪里落脚。
古人都说,“居京城,大不易!”
从古至今,京城的宅子都贵,二百两买个房子是买不起的。
如果是在州府,已经可以买一处三进大宅院。
而在京城就不一样了,有些新科进士,初入京城,考试已经用掉了大半存银。
为官后,得找个地方住吧,就得租宅子,一个最普通的院子,每年租金也要二三十两。
拿姜淮的翰林修撰职位来说,俸禄也不高,每年也就约七八十两。
这钱是万万够不上在京城买一座宅子的。
加上去宫里上值得有马车吧,养马每年都需要至少十两,马夫,草料都是支出。
有的还得配书童吧,书童一个月月钱约莫一两二钱,一年银钱支出就得十五两左右,这又是一笔支出。
再说入朝为官,得宴请同僚吧,一次至少都得三五两。
还不算仆人那些,这样算下来,每年真没余多少了。
要不说翰林清贵呢。
听说前朝曾有官员因贫困典当朝服,被弹劾的。
放在现在,他们这些翰林虽有如位列“清华之选”,实为“清苦之职”。
姜淮思虑了一下摇摇头。
再说,他们这些翰林还得在京城熬,一熬就是至少两三年。
所以在京城做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考虑完这些,姜淮回了姜府。
黄婶子和孙鸿都围上来,“老爷回来了!”
如今他已经是京官了,提了身份,自然得称呼为老爷。
“是!”
“老爷快请进,这一路可还顺利?”黄婶儿笑问道。
“还行,黄婶儿,可有热水?”
“有,热水已经都为您备好了,我得知老爷快到了,又添了点儿,老爷直接去偏房就行。”
“好!”之后姜淮把外袍脱了递给黄婶儿。
孙鸿去外面牵马。
姜淮大步走去了偏房,脱了衣服,泡在澡桶里。
不冷不热的温水驱散了他多日奔波的疲惫。
姜淮靠在澡桶想着,马上要去翰林报到的事。
这是他第一天上值,不知道里面是个什么情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