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光眼里有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8章 博物馆的偶遇,都市权爱之世家风云,虞光眼里有光,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清晨的薄雾刚漫过美术馆的雕花栏杆,沈逸辰就站在了印象派展厅的穹顶下。晨光透过彩色玻璃,在地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他望着莫奈的《睡莲》,指尖却无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那枚微型存储器——里面是昨晚技术部修复的录音笔完整版,林悦与王律师对话的间隙里,那段被电流声掩盖的低语终于清晰可辨:\"......明早在博物馆,借《日出·印象》的展签......\"
他提前半小时到了这里。安保人员正在调试展柜灯光,空气中弥漫着松节油与防尘喷雾的混合气味。沈逸辰的目光扫过展厅入口,忽然想起二十年前,母亲曾带他来过这里。那天她穿着米白色风衣,站在同一片光斑里告诉他:\"真正的收藏家,看的从不是画布上的风景,是藏在油彩下的心事。\"
脚步声从大理石地面传来时,沈逸辰正俯身研究莫奈笔触里的光影层次。他没有回头,却能从展柜的反光里看见林悦的身影——她穿了件烟灰色针织衫,手里捏着本展览手册,发尾还带着晨起的微卷,看起来像个普通的观展人。
\"沈总也喜欢印象派?\"她的声音里带着恰到好处的惊讶,仿佛真的是偶然遇见。
沈逸辰直起身,视线越过她肩头落在《鲁昂大教堂》上:\"陪欧洲来的客户看展,他们临时改了行程。\"他说谎时,目光总习惯聚焦在某个无关紧要的细节上,比如此刻画布角落那抹被阳光晒褪的赭石色。
林悦顺着他的视线看去,手册在指间轻轻翻动:\"莫奈画了三十幅鲁昂大教堂,每次都在不同光线下。\"她顿了顿,抬眼时正撞上他的目光,\"就像同一件事,换个角度看,可能完全是另一种模样。\"
沈逸辰的喉结动了动。他知道她在暗示录音笔里的对话,那些关于破产清算的言辞此刻像根细针,扎在他记忆里最敏感的地方。他侧身走向隔壁展柜,那里挂着幅冷门画家的作品——《威尼斯商人》,画布上穿燕尾服的男人正将金币倒进天平,背景里的钟楼指针停在三点十七分,与林悦母亲车祸当天的时间分毫不差。
\"知道这幅画的作者吗?\"沈逸辰的指尖悬在展签上方,声音压得很低,\"阿尔芒·杜波依斯,十九世纪末的商业奇才,却因为伪造债券入狱。\"
林悦凑近看展签上的小字,阳光透过她的睫毛在鼻梁投下浅影:\"真可惜,才华没能配上品德。\"
\"但他的画价在出狱后翻了三倍。\"沈逸辰的目光掠过她微抿的唇线,\"艺术市场很现实,人们愿意为'传奇'买单,哪怕那传奇是用欺诈写就的。\"他故意加重了\"欺诈\"两个字,像在试探什么。
林悦的指尖在展签边缘划了道弧线,忽然抬头看向他:\"那沈总觉得,他算成功吗?\"
空气似乎凝滞了一瞬。不远处有导览团经过,讲解声断断续续飘过来:\"......杜波依斯擅长用透视法制造视觉陷阱,让观者误以为画中金币在流动......\"
沈逸辰的视线落在画中男人的袖口——那里藏着画家的签名,被金色颜料半掩着,像个不愿被揭穿的秘密。\"能用一支画笔搅动整个欧洲市场,至少不算失败。\"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这世上从来没有绝对的干净,只有能不能被掩盖的痕迹。\"
林悦忽然笑了,笑意却没到眼底:\"听起来像沈氏的生存法则。\"她转身走向下一幅画,手册被风吹得掀开一页,露出夹在里面的便签,上面用铅笔写着\"10:30,北馆仓库\"。
沈逸辰的目光在便签上停留了半秒,随即跟上她的脚步。北馆仓库是存放展品修复工具的地方,上周他刚审核过那里的安保方案——指纹锁,红外监控,还有三道需要权限才能打开的闸门。她选这个地方见面,显然是有备而来。
\"这幅《港口卸货》是杜波依斯入狱前的最后作品。\"林悦站在画前,声音被穹顶的回声拉长,\"你看这些搬运工的脸,都被阴影遮住了。有人说他是在暗示那些被他坑害的投资人,也有人说,他是不敢看自己的倒影。\"
沈逸辰顺着她的指点看去。画布左下角的阴影里,果然藏着个模糊的人影,穿着与画家自画像同款的丝绒马甲。\"我倒觉得,\"他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金属般的冷硬,\"他是在提醒我们,阴影里的东西,往往比阳光下的更真实。\"
林悦翻手册的手指顿了顿。阳光从她身后涌来,在她周身镶上圈金边,却偏偏在她眼底投下片晦暗。\"就像沈总故意留在录音笔里的监听信号?\"她的声音压得极低,只有两人能听见,\"还是像林家旧账里,那些被标成'坏账'的沈氏转账记录?\"
沈逸辰的呼吸猛地一滞。他看向展厅入口处的监控摄像头,红色指示灯正规律地闪烁。林悦显然算准了这里的声学设计——穹顶结构能吸收大部分私语,而监控只能拍到他们相对而立的侧影,像在认真讨论艺术品。
\"看来王律师的演技很好。\"他扯了扯领带,试图掩饰喉间的干涩。昨晚反复听录音时,他就觉得那些关于破产清算的对话太刻意,尤其是提到\"仓库会面\"的时间差,更像是故意留下的破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