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圣殿栖心,墨痕凝暖
杨门坤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7章 圣殿栖心,墨痕凝暖,觉醒!我重新来过,万界全麻了!,杨门坤少,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二百五十七章:圣殿栖心,墨痕凝暖
一、殿内流光,文脉拥身
文圣殿的殿门如巨兽的唇,缓缓开启时,流淌的金光中浮着细碎的墨点,像砚台里溅起的星。陈秋踏上最后一级台阶,青衫的竹纹被殿内的文气染得发亮,与白衣女子裙摆的菊影交叠,在金砖地面投下交错的痕,像幅浑然天成的画。
“这便是文圣殿的‘文脉池’。”杨先生站在殿中央,折扇轻指池心,那里的墨色池水正泛着涟漪,池底沉着无数竹简,每片都刻着金色的字,“将手伸进去,让文脉之力洗去血脉最后的滞涩。”他的声音里带着种跨越时空的温和,袖中的墨锭与池水共鸣,漾开圈圈墨香。
陈秋依言伸手,指尖刚触到水面,一股温润的力量便顺着经脉涌来,像无数大儒的手掌在同时抚平他体内的褶皱。池水中的竹简突然旋转,组成“九霄乾坤”四个大字,与他体内的血脉之力呼应,那些残留的反噬痛感如冰雪消融,只余下通体的暖,像被春日的阳光浸透。
“大哥哥的手在发光!”瑶瑶扒着池边,小脸贴在冰凉的石沿上,看着陈秋手臂上流转的金光,眼睛亮得像两颗浸在墨里的星。小白狐蹲在她肩头,尾巴尖的白光照在池水上,激起细碎的浪,把那些金色的字晕成一团团暖,像撒了把糖。
白衣女子的琵琶突然共鸣,琴身的“芸”字与池中的文脉之力相融,化作一道翠绿的光,缠绕在陈秋手腕上,与他的行字秘印形成奇妙的闭环。“文脉在认可你。”她的声音带着笑意,指尖拂过琴弦,《归雁》的旋律在殿内回荡,与竹简的吟诵声交织,像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二、墨池显影,往事温心
文脉池的水面渐渐平静,映出陈秋的倒影,却不是此刻的模样——是他初到荒古大陆时的狼狈,衣衫褴褛,眼神惶恐,被赵启等人围堵在山门外。画面流转,云济尘那句“实力即公平”的话清晰可闻,却在文脉之力的映照下,多了层温柔的注解:力量终究是守护的工具,而非欺凌的资本。
“这是你最初的执念。”杨先生的声音在殿内回响,池水中的画面随他的话变幻,云紫挡在他身前的决绝、杨星羽临终的嘱托、八荒城众人的守望……那些尖锐的记忆都被墨色池水染上暖调,像被岁月磨平的棱角,“现在你该明白,真正的强大从不是碾压,而是承载。”
陈秋看着池中的过往,突然想起在杨家堡的那个雨夜,杨星羽教他辨认星辰时说的话:“每颗星都有自己的轨迹,却会为彼此闪烁。”他体内的血脉在这一刻彻底安定,九霄天体的狂暴与乾坤大帝的厚重完美交融,化作池水中最沉静的墨,既能书写雷霆,也能晕染温柔。
瑶瑶的倒影也出现在池里,小家伙正把偷藏的桂花糕分给受伤的小兽,红头绳滑落在地,沾着泥却依旧鲜艳。“原来我以前这么勇敢!”她拍着小手笑,池中的画面突然泛起金光,化作枚小小的玉简,落在她掌心,“杨爷爷说这是‘童心印’,能挡住所有坏东西!”
三、洞天晓色,烟火缠巷
墨渊洞天的清晨总裹着三分墨香、七分茶香。青石板路被晨露浸得发亮,像块刚磨好的砚台,巷口的老槐树垂下绿丝绦,叶尖的露珠坠在路过书生的青衫上,洇出浅浅的痕,倒添了几分雅趣。陈秋牵着瑶瑶的小手走在巷子里,指尖能触到她掌心的暖意,那枚“童心印”玉简在她袖中微微发烫,像揣着颗小太阳。
“杨先生说这里的人都修‘文气’。”白衣女子的琵琶斜挎在肩头,琴盒的竹纹被晨光镀上金边,与巷尾茶馆飘出的炊烟缠绕在一起,“你看那卖豆腐的老伯,切豆腐的刀工里都藏着‘稳’字诀,二十年没断过一块。”她指向街角,穿蓝布衫的老伯正用铜刀细细切着豆腐,刀起刀落间,豆浆的香气混着墨香漫开来,像幅活的《市井图》。
瑶瑶被糖画摊吸引,小脚钉在摊前挪不动步,眼睛盯着转盘上的凤凰图案,红头绳随着点头的动作在颈间跳动。“爷爷以前说凤凰是吉祥鸟。”她仰着小脸扯陈秋的袖子,青衫的布料被拽出褶皱,“我们买只凤凰好不好?等茶楼开了,挂在门口当招牌。”糖画师傅闻言笑起来,竹笔蘸着熔化的糖液在青石板上游走,金黄的糖丝很快凝成只展翅的凤凰,翅尖还沾着粒不小心溅上的桂花,香得人心头发软。
陈秋接过糖凤凰,指尖被烫得微微发麻,却舍不得松手。糖画的甜香里,他忽然听见地底传来极轻微的嗡鸣,像有什么东西在深处翻身,巷尾的青石板竟颤了颤,惊飞了檐下的燕子。但这异动快得像错觉,眨眼间,茶馆的吆喝声、书生的诵读声又填满了街巷,仿佛刚才的震颤只是晨露滴落的回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