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墨痕凝忧,暖语缝心
杨门坤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8章 墨痕凝忧,暖语缝心,觉醒!我重新来过,万界全麻了!,杨门坤少,深夜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二百五十八章:墨痕凝忧,暖语缝心
一、暮色漫阶,茶香裹忧
文圣殿的金辉渐渐淡去,像被暮色揉碎的金箔,轻轻铺在殿前的广场上。陈秋坐在石阶上,指尖摩挲着文脉池边带回的那片玉竹叶,叶上的“仁”字还在微微发亮,却比午后多了几分沉郁,像蒙了层薄纱的星。身后的禁地石门已彻底合上,只余下门缝里渗出的丝丝凉意,与晚风裹着的墨香缠在一起,生出种说不清的滞涩。
“杨爷爷说要守在禁地三天。”瑶瑶抱着小白狐坐在他身旁,小家伙的尾巴圈成暖暖的环,把她的小手裹在中间。她手里的糖凤凰已经化了大半,金黄的糖液滴在青石板上,凝成弯弯的痕,像条凝固的河。“他会不会饿呀?我把最后半块桂花糕留给他好不好?”她仰着小脸,鼻尖沾着糖渍,像颗沾了蜜的小果子,眼里的担忧却比糖还重。
白衣女子提着食盒从石阶下走来,裙摆的菊影被暮色染得发暗,却依旧透着股韧劲。“我做了些莲子羹,杨先生或许用得上。”她把食盒轻轻放在陈秋身边,盒盖打开的瞬间,清甜的香气混着淡淡的药香漫开来——里面除了羹汤,还有用油纸包好的伤药,是她按药庐的方子连夜熬的,“地脉的戾气伤元气,这羹里加了雪绒花,能补些力气。”
陈秋望着禁地石门的方向,那里的光晕已经稳定在淡淡的金色,像烛火被风裹住,虽摇曳却未熄灭。他能感觉到地底的轰鸣还在继续,只是比傍晚时更沉了些,像巨兽在打盹,却随时可能醒来。“杨先生说文心晶的裂缝在扩大,”他的声音有些发沉,指尖的玉竹叶被捏得微微发烫,“这洞天的文气,或许撑不了太久。”
晚风穿过竹林,带来远处书海的吟诵声,那些千年前的文字在暮色中轻轻摇曳,像在为这片土地祈祷。陈秋突然想起杨先生在圣殿里说的话:“文脉从不是温室,而是历经风雨依旧能发芽的种。”他握紧身边两人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布料传来,像团小小的火,在这渐浓的暮色里,烧得格外明亮。
二、夜探书海,竹语诉心
夜深时,陈秋辗转难眠,索性起身走向玉竹书海。月光透过竹隙洒下,在地上织成斑驳的网,每片竹叶都泛着淡淡的光,像无数支未灭的烛。他走到中央那根刻着云紫身影的玉竹前,竹身的画面已经变了——云紫正坐在茶楼的窗边,手里捧着杯碧螺春,对着窗外的菊花浅浅笑,笑容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像从未离开过。
“你也在担心,对吗?”陈秋轻声问,指尖轻轻抚过竹身的刻痕,那里的温度比别处高些,像被人反复摩挲过。竹身突然微微震颤,云紫的身影旁竟渐渐显露出杨星羽的轮廓,他正举着剑,剑尖的光与云紫杯中的茶雾相融,像道跨越生死的桥。“我知道你们都在,”陈秋的声音有些发哑,眼眶微微发热,“我不会让这里变成第二个华灵宗,不会让温暖被戾气吞噬。”
竹身的文字突然流转,组成“守护”二字,笔锋温柔却坚定,像在回应他的话。远处的书海传来沙沙的响,无数片竹叶同时转向他的方向,叶上的文字在月光下亮起,连成一片金色的海,海面上隐约浮现出八荒城的轮廓、杨家堡的灯火、茶楼的炊烟……那些他曾守护过的温暖,此刻都化作力量,顺着竹根汇入地底,像条无形的河,悄悄滋养着松动的文心晶。
“原来你们一直都在帮我。”陈秋的嘴角在夜色中微微上扬,他能清晰地感觉到体内的血脉与书海的文脉产生共鸣,两种力量顺着竹根往下沉,像只温柔的手,轻轻按住了那蠢蠢欲动的戾气。他忽然明白,所谓守护从不是孤军奋战,那些逝去的人、那些牵挂的记忆,都会化作无形的力量,永远陪在身边,像这书海的竹,沉默却坚定。
回到住处时,瑶瑶和白衣女子都没睡,桌上的油灯还亮着,灯芯结着小小的灯花,像颗凝固的泪。瑶瑶正用红头绳给小白狐扎小辫,小家伙的尾巴被系成歪歪扭扭的结,却乖得一动不动,眼睛亮得像两颗星。“大哥哥你去哪了?我们给你留了莲子羹。”她举起碗,里面的羹还冒着热气,桂花的香气混着灯油的味,像种安心的暖。
三、晨露惊变,裂痕显形
天刚蒙蒙亮,禁地的方向突然传来剧烈的震颤,像地脉在翻身。陈秋猛地睁开眼,窗外的竹林发出哗啦的响,叶尖的露珠被震得纷纷坠落,在地上砸出密密麻麻的痕,像场急促的雨。他抓起身边的噬魔剑,光翼在背后瞬间展开,朝着禁地的方向飞去,速度快得像道闪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